"后土之花":扬州后土祠的琼花,
# 后土:扬州后土祠。
"天下无二本":天下没有第二株。
"方其初开":每当它初开的时候,
"帅臣以金瓶寿飞骑进之天上":地方长官就用金瓶把花供养起来,派骑兵快马加鞭进贡给朝廷,
# 天上:皇宫、皇帝。
"间亦分致贵邸":偶尔也会分一些送给显贵的府邸。
"余客辇下":我客居京城时,
"有以一枝已下共缺十八行":有人送我一枝琼花后几下十八行记录。
"朱钿宝玦":像红色的金花饰、珍贵的玉玦佩,
# 宝玦:珍贵的佩玉。玦:半环形而有缺口的佩玉。,朱钿:嵌金花的首饰。钿:古代镶嵌金花的首饰。
"天上飞琼":是天上仙女飞来,化作此琼花,
# 飞琼:许飞琼,仙女,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
"比人间春别":她比人间的春色,自是不同。
"江南江北":这花在江南和江北,
"曾未见、":都未曾见过、
"漫拟梨云梅雪":请别胡乱地将她比喻似白云的梨花或者像雪片的梅花。
"淮山春晚":淮水旁的都梁山,春已迟暮,
# 淮山:指盱眙军的都梁山,在南宋北界之淮水旁。
"问谁识、":试问有谁能识得、
"芳心高洁":她芳心的高洁呢?
"消几番、":经过了几番、
"花落花开":花开花落,
"老了玉关豪杰":守卫在边疆上的英雄将士们,也都已渐渐衰老了!
# 玉关:玉门关。
"金壶翦送琼枝":这琼玉花枝被剪下来,插在金壶中送走,
# 金壶:酒壶之美称。
"看一骑红尘":你看传送者骑上一匹快马,扬起滚滚红尘,
"香度瑶阙":让这异香直达瑶台宫阙。
# 瑶阙:传说中的仙宫。
"韶华正好":春光正大好,
# 韶华:指美好的时光。
"应自喜、":花儿也该自感欣喜、
"初识长安蜂蝶":能够初次结识京城这许多像蜜蜂、蝴蝶似的爱花的权贵们。
# 识:一作乱。
"杜郎老矣":我这个杜牧是已经老了,
# 杜郎:指杜牧,作者自比。
"想旧事、":回想起历史上的种种事情、
"花须能说":这琼花便是见证,她应该是能够讲出许多来的吧。
"记少年":我回忆少年时,
# 记少年:“记少年”二句: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又《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一说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一梦扬州":在扬州的那段生活,简直就像一场梦一样,
"二十四桥明月":那时候,二十四桥都被沉浸在一片宁静的明月光影之中。
宋元间文学家
周密(1232~1298?),宋元间文学家。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华不注山人、弁阳老人、弁阳啸翁、四水潜夫。原籍济南,后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周密与吴文英(号梦窗)并称“二窗”。其词格律谨严,结构缜密,风格秀雅,工于造句。宋亡前多写湖光山色,宋亡后多抒亡国之恨与故国之思。他能诗文书画,谙熟宋代掌故。著有《草窗韵语》《𬞟洲渔笛谱》《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云烟过眼录》《浩然斋雅谈》等,编有《绝妙好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以咏物来讽喻政治的词作。全词通过对朝廷特重扬州后土祠之名花一事的描述,从侧面讥评了南宋统治集团,全然不思挽救危局的奢靡腐败风气。
2. 写作手法
化用:“金壶剪送琼枝,看一骑红尘,香度瑶阙。”句中“一骑红尘”,化用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意指地方长官每逢琼花盛开即以飞骑传送到临安皇宫中,供皇帝妃嫔们观赏,可见度宗沉湎声色,不知进取。借古讽今:“金壶翦送琼枝”,即言地方长官每逢琼花盛开即以飞骑传送到临安皇宫中,供皇帝妃嫔们观赏,作者借古讽今,规劝统治者不要再沉湎声色,否则将招致覆亡之祸。渲染:“江南江北,曾未见、漫拟梨云梅雪。”句说此花名贵,还从人事上渲染。说此花罕见,故世人亦不能辨识,只识随意把她想象似繁密的梨花和疏淡的梅花那样。比喻:“天上飞琼”将琼花比作飞琼,把琼花从普通花卉升华至天界仙葩,既赋予其超凡气质,又增添了浪漫神秘的色彩,凸显琼花的珍稀与绝美。
3. 分段赏析
上阕词人盛赞琼花。“朱钿宝玦。天上飞琼,比人间春别。”起首三句既绘琼花如金雕玉琢般晶莹,更以“天上飞琼”喻之——传说中西王母座下侍女,姿容绝世,极言琼花名贵,为下文“江南江北曾未见”作铺垫。“江南江北,曾未见,谩拟梨云梅雪。”三句,续从人事烘托琼花之珍。扬州琼花天下无双,为花中极品,自别于人间春色,世人难辨,只随意将其想象成繁密梨花或疏淡梅花。此外,“江南江北曾未见”另有深意:琼花初开,地方官即剪以金瓶,快马送入皇宫,再分致显贵,故即便在产地扬州(江北)与传送地临安(江南),常人亦难得一见。“淮山春晚,问谁识、芳心高洁。”三句,由咏花转涉现实。“淮山”作为南宋北疆,亦是琼花生长之地,连年战乱,硝烟弥漫,春光似乎都比他处迟来。琼花与世人隔绝,其“芳心高洁”更无人知。“消几番、花落花开,老了玉关豪杰。”三句写琼花年复一年花开花落,而边塞将士疲惫困顿,不得朝廷号令,无法奔赴战场,空自蹉跎岁月,壮志难酬,连琼花亦为之叹惋。下阕词人全面抒情。“金壶翦送琼枝”紧承小序,直述地方长官每逢琼花盛开,便以金壶盛之、快马驰送临安皇宫,供帝王妃嫔赏玩。“一骑红尘”化用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典故,将宋度宗飞骑送琼花与唐明皇千里送荔枝并置对比,借古喻今之意昭然。词人以史为镜,暗谏统治者莫蹈“重色误国”覆辙,沉迷享乐终将招致家国危亡。“韶华正好”二句笔锋一转,称琼花盛开之际得入都城为众人赏识,看似赞其“幸遇知己”,实则以反语暗藏悲凉——花之“有幸”,恰衬时局之“不幸”。全篇层层递进后忽出闲笔,于顿挫中更显讽喻之深,余韵悠长。所谓“旧事”,涵盖古往今来无数因耽于享乐而误国的教训,尤指隋炀帝为赏扬州琼花,凿运河、巡江南,终致国破身亡的史实。当年于扬州感怀兴亡的杜牧早已作古,而琼花见证过无数治乱更迭,往事恍若昨日。如今竟有人重蹈覆辙!作者痛心之极,竟至无语凝噎。结句“记少年,一梦扬州,二十四桥明月”,以淡笔勾连杜牧诗意:“一梦扬州”化用《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道尽繁华成空;“二十四桥明月”取《寄扬州韩绰判官》之典,重现往昔风月。词人不直言今昔之变,却以寥寥数笔勾勒扬州旧梦,让昔日的烟月繁华与当下的奢靡危局形成强烈对照,于低回中见警醒,于蕴藉中显痛切,堪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笔。
# 草窗词意,似亦指此。又杜牌有《琼花记》。“杜郎”句,盖用樊川点出此人。
清江昱《草窗词疏证》
# 感慨苍茫,不落咏物小家数,亦中仙流亚也。切合大雅,文生于情。
清陈廷焯《大雅集》
# 引周济:草窗长于赋物,然惟此闽,一意盘旋,毫无渣滓。他作纵极工切,不免就题寻典,就典趁韵,就韵成句,堕落苦海矣。特拈出之,以为南宋诸公针砭。
清梁令娴《艺蘅馆词选》
上一篇:宋·张鎡《满庭芳·促织儿》
下一篇:宋·钱时《读书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