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à
liù
shǒu
èr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mèng
chū
huí
jiù
qín
zhú
chóng
zhù
hǎi
nán
chén
máo
yán
sān
xiāo
xiāo
yòu
zhǎn
jiāo
shù
chǐ
yīn

译文

中午从睡梦中刚刚醒来,便开始整理那把旧琴,重新在竹制的香炉里点燃名贵的海南沉香。茅草屋檐外,细雨已经淅淅沥沥地下了三天,芭蕉又生长出了数尺长的新叶,为地面增添了一片阴凉。

逐句剖析

"午梦初回理旧琴":中午从睡梦中刚刚醒来,便开始整理那把旧琴,

"竹炉重炷海南沉":重新在竹制的香炉里点燃名贵的海南沉香。

"茅檐三日萧萧雨":茅草屋檐外,细雨已经淅淅沥沥地下了三天,

"又展芭蕉数尺阴":芭蕉又生长出了数尺长的新叶,为地面增添了一片阴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夏日杂题六首(其二)》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兼具豪情壮志与细腻情思。此诗是陆游夏日生活的写照,运用借景抒情、细节描写等写作手法描绘了诗人午后从午睡中醒来,悠然整理旧琴、重燃沉香,又目睹屋外连续三日细雨,芭蕉在雨润下新展浓荫的场景。诗人借细腻的生活细节和清幽的自然景致,展现了自己闲适恬淡的心境,以及对夏日生活和自然的喜爱,文字自然质朴,意境清幽。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茅檐三日萧萧雨,又展芭蕉数尺阴”的景象,细雨中的茅檐和舒展的芭蕉,营造出清幽闲适的氛围,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悠闲自在,在景中融入了自己对夏日生活的感受。细节描写:“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沉”,细致描绘了午睡醒来后整理旧琴、重新点燃海南沉香的生活细节,展现出一种文人雅致的生活情趣,使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2. 分段赏析

“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沉”:描绘了诗人午睡醒来后的活动。“午梦初回”点明时间是午后,刚刚从梦中醒来,给人一种闲适、慵懒的感觉。“理旧琴”则写出诗人醒来后没有其他匆忙的事务,而是悠然地去整理旧琴,体现出一种文人的雅趣。“竹炉重炷海南沉”进一步描写诗人重新点燃竹炉中的海南沉香,“重炷”说明之前可能已经燃过,现在再次点燃,更增添了一份悠然自得的氛围。通过这两句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出诗人生活的闲适与自在,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悠然、恬淡的基调,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此时内心的平静与安然,同时为下文描写屋外景色做了铺垫。“茅檐三日萧萧雨,又展芭蕉数尺阴”:诗人将视角从屋内转向屋外。“茅檐三日萧萧雨”描绘了茅檐外连续下了三天的萧萧细雨,“萧萧”一词形象地写出了雨的轻柔、细密,也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又展芭蕉数尺阴”则写经过雨水的滋润,芭蕉又长出了数尺的新叶,展现出勃勃生机,那延伸出的芭蕉叶带来了一片阴凉。这两句借景抒情,通过对雨中茅檐和芭蕉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清幽、闲适的氛围。细雨中的芭蕉,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夏日图景,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成长,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细微观察,也流露出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惬意与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欧阳修《谢判官幽谷种花》

下一篇:宋·宋祁《树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