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ā
shí
biàn
yóu
zhū
jiā
yuán
shí
shǒu
èr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wèi
ài
míng
huā
kuáng
zhǐ
chóu
fēng
sǔn
hóng
fāng
绿
zhāng
zòu
tōng
míng
diàn
殿
jiè
chūn
yīn
hǎi
táng

译文

因为喜爱名贵的海棠花而痴迷疯狂,只担心风和阳光会损伤海棠花的娇艳。在夜里写好奏章上奏通明殿,请求借春天的阴凉来保护海棠花。

逐句剖析

"为爱名花抵死狂":因为喜爱名贵的海棠花而痴迷疯狂,

# 抵死:拼命,拼死。,名花:此处指海棠。

"只愁风日损红芳":只担心风和阳光会损伤海棠花的娇艳。

# 红芳:此处指海棠的美丽的容貌。

"绿章夜奏通明殿":在夜里写好奏章上奏通明殿,

# 通明殿:道教神仙谱系中最高级的神仙所住的宫殿,因光明四射,故称通明殿。,绿章:又称青词,是道教祭祀鬼神的文词。

"乞借春阴护海棠":请求借春天的阴凉来保护海棠花。

# 乞:求。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诗的首句直白地表达出诗人对海棠花的喜爱已到了痴迷的程度。次句则流露出诗人的担忧,害怕风和阳光会损伤海棠花的娇艳。后两句诗人突发奇想,要在夜里写奏章上奏天庭,祈求上天借春天的阴凉来保护海棠花。整首诗围绕诗人对海棠花的爱与忧展开,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花时遍游诸家园》创作于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春天,彼时陆游已五十二岁,任职于好友范成大幕府,担任参议官一职。正是在百花盛开的时节,陆游遍游成都的各个花园,被蜀中海棠深深吸引,甚至被世人称作“海棠颠”。面对娇艳动人的海棠花,他有感而发,创作了这组诗,此为第二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诗人因爱海棠花到极致而近乎痴狂,只忧愁风与阳光会损害海棠的美好。诗人发挥奇思,想象向天庭上奏章,祈求借春阴来保护海棠,表达了诗人对海棠花的深深喜爱之情。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为爱名花抵死狂”直接表明诗人对海棠花的极度喜爱,将内心的情感直白地抒发出来,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对海棠花的痴迷。想象:“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诗人展开想象,幻想自己向天庭上奏章,请求借春阴保护海棠花,这种奇特的想象使诗歌充满浪漫色彩,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海棠花的关切之情。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首句开门见山,直接表达对海棠花的热爱,“抵死狂”三个字将这种喜爱之情推向极致。次句紧承首句,诗人的情感从喜爱转为担忧,担心风吹日晒会使海棠花受损,展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可能消逝的忧虑,为下文的想象做铺垫。后两句:“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诗人因担忧海棠花受损,展开大胆想象,要向天庭上奏章,借春阴来保护海棠花。这种想象奇特而浪漫,既体现了诗人对海棠花的深情,又使诗歌充满了奇幻色彩,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呈现出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4. 作品点评

诗人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将自己对海棠的喜爱以浪漫的笔调融入诗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爱花的热切之情,同时也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其优游里居,啸咏山湖,流连景物,亦足见其安贫守分,不慕乎外,有昔人衡门泌水之风。

清赵翼《瓯北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甲子岁元日》

下一篇:宋·张自明《水月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