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翼摧残日":羽翼被摧残的日子,
# 羽翼摧残:鸟儿的翅膀被折断,无法高飞。
"郊园寂寞时":是在郊外田园寂寞的时候。
# 郊园:城外的园林。
"晓鸡惊树雪":清晨的鸡被树上的积雪惊起,
# 晓鸡:报晓的鸡。
"寒鹜守冰池":寒鸭守候在结冰的池塘边。
# 鹜:(wù)鸭子。
"急景忽云暮":时光匆匆忽然已到傍晚,
# 云:无义。,忽:一作“倏(shū)”,迅速。,急景:同“短日”,急驰的日光。亦指急促的时光。
"颓年浸已衰":衰老的年岁逐渐身体已衰弱。
# 浸:渐渐。,颓年:犹言衰老之年。
"如何匡国分":为什么能匡扶国家的职分,
# 分:(fèn)职分。,匡国:(kuāng)匡正国家。
"不与夙心期":却不能与我平素的心愿相契合。
# 夙心:(sù)平素的心愿。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感怀诗。诗中描绘了诗人晚年幽居时的孤寂生活场景,通过“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等清冷意象,营造出冬日萧条的氛围,暗喻自身人生困顿与壮志难酬的悲愤。诗中“羽翼摧残”“急景忽云暮”等句,既感叹时光飞逝,又直抒“如何匡国分”的政治理想破灭之痛,将个人命运与时代沧桑相融合,体现了李商隐诗歌沉郁含蓄的艺术风格。
2. 写作手法
比喻:以“羽翼摧残”自喻人生困顿,暗含政治理想破灭的悲愤。对偶:中间两联“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对仗工整,增强韵律感。借景抒情:通过“郊园寂寞”“寒鹜守冰池”等冬日萧索景象,抒发孤寂与怀才不遇之情。以动衬静:以“晓鸡惊树雪”的动态反衬环境的寂静,强化诗人幽居的孤独感。动静结合:“惊树雪”的动态与“守冰池”的静态对比,营造出清冷氛围。象征:“羽翼摧残”象征诗人政治生涯的挫折,“冰池”象征仕途的停滞。
3. 分段赏析
首联:“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以“羽翼摧残”比喻人生遭遇挫折,暗指诗人政治理想破灭的困顿处境;“郊园寂寞”既点明幽居环境,又以冷落之景烘托内心孤寂,奠定全诗沉郁基调。颔联:“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运用动静结合手法:“惊树雪”的动态打破冬日寂静,反衬环境清冷;“守冰池”的静态则象征诗人仕途停滞。通过禽鸟意象,隐喻自身坚守与无奈。颈联:“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以“急景”“暮”“颓年”等词直接感慨时光飞逝、暮年已至,暗含对人生虚度的伤感。“浸已衰”三字层层递进,强化了岁月无情的沉重感。尾联:“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直抒胸臆,以反问句式表达对未能实现“匡国”理想的强烈遗憾。此句将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结合,深化了诗歌的思想内涵。
4. 作品点评
李商隐的《幽居冬暮》以沉郁顿挫的笔调,展现了晚唐士人在动荡时代的精神困境。诗中“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以精炼的意象刻画幽居孤寂,被后世视为李商隐晚年“托物寓怀”的典范。全诗语言凝练含蓄,将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交织,体现了其“深情绵邈”的诗风特质。清代学者纪晓岚评此诗“意境深窈,耐人寻味”,近代学者刘学锴则指出其“寒鹜守冰”意象“暗合诗人坚守理想的人格追求”。此诗不仅是李商隐人生境遇的真实写照,也为研究晚唐诗歌的隐逸主题提供了重要文本。
# 急景颓年,致身料已无分,然夙志未尝忘也。
清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
# 此乃大中末废罢居郑州时。起句曰“羽翼摧残日”,又曰“颓年寝已衰”,情语显然。
清程梦星《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
# 四家评曰:浑圆有味。无句可摘,而自然深至。此火候纯熟之后,非可以力强也。强为之,非枯则率矣。
清纪昀《玉谿生诗说》
# 一罢官,二幽居,三四冬,五六暮,结应起句。
清屈复《玉谿生诗意》
# 此诗迟暮颓唐,必晚年绝笔。
近代张采田《玉谿生年谱会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