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ān
lín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2
shě
zhōu
yuè
西
gāng
lín
jiě
qīng
chú
shì
xìng
hǎo
niǎo
zhī
rén
guī
chén
guāng
yìng
yuǎn
xiù
jiàn
chí
shǎo
qǐn
shí
qīng
kuàng
jīng
fēi
jīng
guò
juàn
tài
zài
suǒ
wéi
shì
wèn
gān
huò
wèi
kěn
xiàn
qīng
féi
xuān
jìng
tóng
chū
chù
tiān
jīn
zhū
mén
shì
lòu
bái
fēi
míng
zhāo
lín
zhǎng
lǎo
shí
wēi
liǎn
shù
tuō
wèi
ěr
huī
xiāng
xié
xíng
dòu
tián
qiū
huā
ǎi
fēi
fēi
zi
shí
chī
huò
shì
sòng
wáng
jǐn
tiān
jūn
yòng
gōng
jiā
wēi
zhǔ
rén
cháng
guì
wèn
róng
shí
shuāi
bēi
shāng
zhǐ
shǔ
zéi
wéi
quàn
wáng
mìng
shèn
yuǎn
fèn
fēi

译文

离开船,越过西面山冈,到了树林里,解开我的衣衫。青嫩的野草马最爱吃,可爱的小鸟好像懂得人已归山。清晨的阳光照映远处峰,夜晚的露水在日光下已慢慢不见。人到晚年不免少吃少睡,柴门对着开阔的山野使我喜欢。经历过的世俗情态使我厌倦,山野里的一切却不违反我的心愿。且访问一下甘于藜藿的老农,那些轻肥瘦马的富人我决不艳羡。喧闹和清静完全是两回事,做官和退隐各有不同的机缘。别矜夸朱漆大门里一切都好,也别把这简陋茅屋看得轻贱。明天早晨我将到邻舍门前走走,有位老年人家里可以盘桓。在这危难的年头捐税收得频繁,且把我家的糙米拿来供您吃几餐。我们手挽手走过豆田,秋天开的花这么多这么鲜艳。这田里结的豆子自己却不能吃,得卖了把钱送到长安。要全部拿去增添军队的费用,公家用威力逼迫谁敢违反。那老人跪着挺起腰问我,到什么时候才能少些战乱。我衰老了,容易悲伤,有多少城池还在敌人包围中我得屈指算算。我劝告他,该为皇上牺牲一切,千万别逃亡,别飞得远远。

逐句剖析

"舍舟越西冈":离开船,越过西面山冈,

# 舍舟:此指弃舟登岸。

"入林解我衣":到了树林里,解开我的衣衫。

"青刍适马性":青嫩的野草马最爱吃,

# 刍:喂牲口的草。

"好鸟知人归":可爱的小鸟好像懂得人已归山。

"晨光映远岫":清晨的阳光照映远处峰,

# 映:映照。

"夕露见日晞":夜晚的露水在日光下已慢慢不见。

"迟暮少寝食":人到晚年不免少吃少睡,

"清旷喜荆扉":柴门对着开阔的山野使我喜欢。

"经过倦俗态":经历过的世俗情态使我厌倦,

"在野无所违":山野里的一切却不违反我的心愿。

# 所:一作或。

"试问甘藜藿":且访问一下甘于藜藿的老农,

# 藜藿:野菜名。,甘:甘心。

"未肯羡轻肥":那些轻肥瘦马的富人我决不艳羡。

"喧静不同科":喧闹和清静完全是两回事,

# 喧静:喧闹,清净。

"出处各天机":做官和退隐各有不同的机缘。

# 天机:天之机密,犹天意。

"勿矜朱门是":别矜夸朱漆大门里一切都好,

"陋此白屋非":也别把这简陋茅屋看得轻贱。

"明朝步邻里":明天早晨我将到邻舍门前走走,

"长老可以依":有位老年人家里可以盘桓。

"时危赋敛数":在这危难的年头捐税收得频繁,

"脱粟为尔挥":且把我家的糙米拿来供您吃几餐。

"相携行豆田":我们手挽手走过豆田,

"秋花霭菲菲":秋天开的花这么多这么鲜艳。

"子实不得吃":这田里结的豆子自己却不能吃,

"货市送王畿":得卖了把钱送到长安。

"尽添军旅用":要全部拿去增添军队的费用,

"迫此公家威":公家用威力逼迫谁敢违反。

"主人长跪问":那老人跪着挺起腰问我,

# 问:一作辞。

"戎马何时稀":到什么时候才能少些战乱。

"我衰易悲伤":我衰老了,容易悲伤,

"屈指数贼围":有多少城池还在敌人包围中我得屈指算算。

"劝其死王命":我劝告他,该为皇上牺牲一切,

"慎莫远奋飞":千万别逃亡,别飞得远远。

# 远奋飞:高飞远走,即逃亡而去。,慎:千万。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甘林》为唐代大诗人杜甫之作,收录于《全唐诗》。该诗承接本卷《阻雨不得归西甘林》创作。虽题作“甘林”,实则重点并非描写甘林之景,而是抒发诗人回到甘林山林时的欣喜。诗的后半部分主要记述了走访农家的所见所闻,借此传达出农民的心声,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与美好期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当是大历二年(767)杜甫从城中归瀼西甘林所作。整首诗可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叙述回到山林的情景,后半部分感伤时局艰难、赋税繁重。甘林实则为柑林,是杜甫在瀼西种植柑橘的地方。诗中充分展现出诗人对那些被沉重赋税压迫的贫苦百姓的深切怜悯。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古诗,也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题材的诗。此诗描绘了诗人回甘林山林时的喜悦心情,同时通过记述访问农家的见闻,体现了农民在沉重赋税下的艰难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他们生活改善的美好期望。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晨光映远岫,夕露见日晞”,通过描写晨光映照山峦、夕露在日光下的景象,抒发诗人在乡村的宁静心情和对自然的喜爱。以小见大:从描写乡村百姓在豆田劳作,“子实不得吃,货市送王畿”,被迫将辛苦收获的豆实拿去缴纳赋税这些日常生活小事,反映出当时整个社会战乱背景下百姓遭受沉重赋税压迫的大问题。对比:“勿矜朱门是,陋此白屋非”,将朱门和白屋进行对比,突出不应片面地崇尚富贵、轻视贫寒的观点。

3. 分段赏析

第一句以弃舟越冈的果断动作,勾画诗人挣脱世俗羁绊的隐逸形象。第二句借马食青刍、鸟知人归的灵性互动,暗喻人与自然的心神相通。第三句用晨光夕露的昼夜流转,铺陈乡野生活的恬淡时序。第四句通过“迟暮”“荆扉”的简朴选择,突显暮年安贫乐道的生命境界。第五句以“倦俗态”直白袒露对官场虚礼的厌弃,彰显精神洁癖。第六句用藜藿与轻肥的饮食对比,以味觉差异隐喻价值观的取舍。第七句从喧静辩证引出仕隐天命的哲学思辨,深化主题厚度。第八句批判朱门白屋的阶级偏见,展现平等济世的情怀。第九句邻里相携的温情场景,构建乱世中民间互助的情感纽带。第十句“脱粟为尔挥”的细节特写,以小见大折射赋税压榨的残酷现实。第十一句秋花霭霭的豆田美景,反衬“子实不得吃”的生存悖论。第十二句货市王畿的被迫选择,揭示农民劳动成果被权力体系无情剥夺。第十三句军需征用的冰冷叙述,直指战乱与暴政的双重绞杀。第十四句长跪发问的戏剧性场景,以平民视角叩击时代的痛楚。第十五句屈指算贼的衰老姿态,将个人悲怆融于家国危局。第十六句“死王命”的沉重劝诫,在无力改变中迸发深沉的伦理困境与历史荒诞。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二)》

下一篇:唐·李商隐《幽居冬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