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ǎo
yuán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xiǎo
yuán
cǎo
shǒu
zāi
péi
mào
zhàng
qīng
chí
shù
chǐ
tái
zhǔ
zhàng
juàn
shí
xián
fāng
láo
shú
hòu
chuán
bēi
chūn
mǎn
鹿
wàng
xià
chéng
yīn
yīng
lái
kān
xiào
shān
tóng
cán
bǎo
shí
shí
shí
zǒu
bào
huā
kāi

译文

园中草木皆是我亲手栽种培育,两丈见方的清池边立着数尺石台。拄杖疲倦时便随意斜靠墙壁休息,新酿美酒成熟后欢喜地传递酒杯。春日杂草漫地林鹿竟流连忘返,夏日绿树成荫黄莺自在地穿梭其间。可笑那山中僮仆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却总为发现一朵新绽花朵奔走相告。

逐句剖析

"小园草木手栽培":园中草木皆是我亲手栽种培育,

"袤丈清池数尺台":两丈见方的清池边立着数尺石台。

"拄杖倦时闲倚壁":拄杖疲倦时便随意斜靠墙壁休息,

"芳醪熟后喜传杯":新酿美酒成熟后欢喜地传递酒杯。

"春芜满地鹿忘去":春日杂草漫地林鹿竟流连忘返,

"夏木成阴莺自来":夏日绿树成荫黄莺自在地穿梭其间。

"堪笑山童惭饱食":可笑那山中僮仆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时时走报一花开":却总为发现一朵新绽花朵奔走相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小园》是南宋陆游写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小园格局,暗含亲手经营的亲切。暗含对这片小天地的满足与珍视,奠定了全诗闲适自足的基调。颔联描写园居生活细节,流露自在随性的乐趣。尽显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颈联描绘小园生机,融入自然和谐的悠然。流露出他对这种自然状态的欣赏与融入其中的悠然心境。尾联借山童情态,添生活意趣与满足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生活的安稳与富足(能让山童“饱食”),以及他对这种充满烟火气、人情味的生活的深深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小园草木手栽培,袤丈清池数尺台”开篇点明小园的核心元素:草木是亲手栽种的,还有几丈见方的清池、数尺高的台榭。“手栽培”三字融入了诗人对小园的付出与情感,虽园小(“袤丈”“数尺”),却因“亲手”而显得亲切、珍贵,暗含对这片小天地的满足与珍视,奠定了全诗闲适自足的基调。颔联:“拄杖倦时闲倚壁,芳醪熟后喜传杯”写在园中生活的日常:拄杖散步累了,便随意倚在墙壁上休息;自家酿的好酒(“芳醪”)熟了,便欢喜地与他人传杯共饮。此联聚焦“倦时”“熟后”的随性之举,“闲倚壁”的慵懒、“喜传杯”的快意,生动勾勒出退居生活的自在与惬意,不见尘世烦扰,唯有对平凡乐趣的享受,尽显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颈联:“春芜满地鹿忘去,夏木成阴莺自来”转写小园四季的自然景象:春天,草地上长满青草,鹿儿流连不去;夏天,树木枝繁叶茂,黄莺不请自来。以“鹿忘去”“莺自来”的细节,展现小园因宁静、丰美而成为动植物的乐园,暗含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人笔下的景象没有刻意雕琢,却充满生机与野趣,流露出他对这种自然状态的欣赏与融入其中的悠然心境。尾联:“堪笑山童惭饱食,时时走报一花开”写园中童子的可爱举动:童子因饱食而略感惭愧,便常常跑来报告“又有一朵花开了”,仿佛以此回报主人。“堪笑”二字含宠溺与愉悦,山童的天真与殷勤,为小园增添了生活气息与趣味。这一细节不仅让画面更生动,更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生活的安稳与富足(能让山童“饱食”),以及他对这种充满烟火气、人情味的生活的深深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庚《梅魂》

下一篇:宋·文天祥《旅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