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酒醉魂在":猩猩贪杯好酒,因此喝醉了就走不动了,
# 爱酒:据《唐文粹》中裴炎《猩猩说》载:阮研使封溪,见邑人云:猩猩在山谷间,数百为群。人以酒设于路侧,又爱著屐,里人织草为屐,更相连结。猩猩见酒及屐,知里人设张,则知张者祖先姓字,乃呼名骂云:奴欲张我!舍之而去。复自再三相谓曰:试共尝酒。及饮其味,逮乎醉,因取屐而著之,乃为人所擒获。能言:《曲礼》:“猩猩能言,不离禽兽。”机事:机密的事情。《易·系辞上》曰:“几事不密则害成。”几、机相通。两句意思是猩猩贪杯好酒,因此喝醉了就走不动了,猩猩又会人话,事情也就不机密了。写猩猩贪小欲而丧生。
"能言机事疏":猩猩能学人语,也不免泄露机密之事而遭擒获。
# 机事:机密的事情。《易·系辞上》曰:“几事不密则害成。”几、机相通。,能言:《礼记·曲礼》:“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平生几两屐":猩猩纵使爱屐如命,到头来又能穿多少双呢,
# 平生几两屐:意为生命很短,一生又能穿得了几双木屐呢。这里暗指一生会中几次圈套。据《晋书·阮孚传》:阮孚很爱屐,自己亲自制作。曾叹息说:“未知一生能著几两屐。”
"身后五车书":但猩猩死后,用它的毛制成的毛笔,却能著书五车。
# 五车书:《庄子》:“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物色看王会":猩猩毛笔来自高丽,
# 王会:《汲冢周书》的《王会篇》。郑玄认为是周王城建成后,大会诸侯及四夷所作,这里借以点出毛笔来自外国。石渠:汉代皇帝的图书馆。班固《西都赋》:“天禄、石渠,典籍之府。”,物色:此处指各种物品。
"勋劳在石渠":它的功勋在于人们的著述。
# 勋劳:毛笔的功劳。
"拔毛能济世":拔出猩猩的毛,制成了笔,能有利于世,
# 济世:教助世人。
"端为谢杨朱":我真的应该把这个道理告诉提倡一毛不拔的古代思想家杨朱了。
# 杨朱:战国时期杨朱学派的创始人,提倡利己主义。《孟子》:“杨朱氏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谢:告诉。,端:应。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咏物诗和唱和诗。此诗围绕猩猩毛笔展开吟咏,将毛笔的特性与人生价值紧密相连。诗中用“爱酒醉魂”“能言机事”等典故,既肯定了毛笔在“石渠”(汉代皇家藏书阁)发挥的文化功绩,又借助“拔毛济世”的猩猩意象,对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的利己主义进行批判,提出了“端为谢杨朱”的济世主张。
2.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石渠”(汉代皇家藏书阁)与“杨朱”(先秦思想家)的典故并置,前者象征毛笔在文化传承中的历史功绩,后者借“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的典故,形成对利己主义的批判。这种用典方式使诗歌超越单纯咏物层面,获得深厚的思想内涵。
3. 分段赏析
首联"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以猩猩嗜酒、能言的特性暗喻毛笔的文化属性,"醉魂"与"机事疏"形成矛盾张力,既点出毛笔创作时的灵感状态,又暗含对士人超脱功利的期许。颔联"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以"几两屐"的物质极简"五车书"的精神丰赡构成对比,借谢灵运与惠施的典故,将毛笔的实用价值升华为文化传承的永恒性。颈联"物色看王会,勋劳在石渠"转用汉代"王会图"与"石渠阁"的历史意象,通过空间(万国朝贡)与时间(皇家藏书)的双重维度,构建毛笔参与文明进程的宏大叙事。尾联"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以"拔毛"呼应猩猩制笔的物象,借杨朱"不拔一毛"的典故形成价值思辨,将咏物诗提升至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使全诗在"济世"的终极关怀中收束,完成从物象到精神的艺术升华。
4. 作品点评
此诗以毛笔为咏叹对象,巧妙熔铸诸多典故,紧密结合自身身世经历,深切抒发内心真挚情感。诗人借助丰富想象与鞭辟入里的议论,深度挖掘出毛笔所蕴含的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凭借精妙高深的艺术造诣,精心剪裁传统旧典融入诗中,进而生发出全新独特的奇妙内容与深远意境。诗中虽有洋洋洒洒的议论,却丝毫不令人心生厌烦;通篇没有一处对毛笔物象进行细致描摹,却依旧散发着生动活泼的天然意趣。这些突出表现,恰恰鲜明体现出宋人咏物诗的独特艺术风格,更揭示出江西诗派在诗歌创作过程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创作特征 。
# “凡作诗,若正尔填实,谓之点鬼簿,亦谓之堆垛死尸。能如《猩猩毛笔》诗云:‘平生几两屐,身后五加书。’又如云:‘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精妙明密,不可加矣,当以此语反三隅也。”
宋许顗《许彦周诗话》
# “点化甚妙,笔有化工,可为咏物用事之法。”
清纪昀《瀛奎律髓汇评》卷二七
上一篇:宋·郑刚中《独坐》
下一篇:宋·徐寿朋《白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