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án
yǒng
xīng
xing
máo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3
ài
jiǔ
zuì
hún
zài
néng
yán
shì
shū
píng
shēng
liǎng
shēn
hòu
chē
shū
kàn
wáng
huì
xūn
láo
zài
shí
máo
néng
shì
duān
wèi
xiè
yáng
zhū

译文

猩猩贪杯好酒,因此喝醉了就走不动了,猩猩能学人语,也不免泄露机密之事而遭擒获。猩猩纵使爱屐如命,到头来又能穿多少双呢,但猩猩死后,用它的毛制成的毛笔,却能著书五车。猩猩毛笔来自高丽,它的功勋在于人们的著述。拔出猩猩的毛,制成了笔,能有利于世,我真的应该把这个道理告诉提倡一毛不拔的古代思想家杨朱了。

逐句剖析

"爱酒醉魂在":猩猩贪杯好酒,因此喝醉了就走不动了,

# 爱酒:据《唐文粹》中裴炎《猩猩说》载:阮研使封溪,见邑人云:猩猩在山谷间,数百为群。人以酒设于路侧,又爱著屐,里人织草为屐,更相连结。猩猩见酒及屐,知里人设张,则知张者祖先姓字,乃呼名骂云:奴欲张我!舍之而去。复自再三相谓曰:试共尝酒。及饮其味,逮乎醉,因取屐而著之,乃为人所擒获。能言:《曲礼》:“猩猩能言,不离禽兽。”机事:机密的事情。《易·系辞上》曰:“几事不密则害成。”几、机相通。两句意思是猩猩贪杯好酒,因此喝醉了就走不动了,猩猩又会人话,事情也就不机密了。写猩猩贪小欲而丧生。

"能言机事疏":猩猩能学人语,也不免泄露机密之事而遭擒获。

# 机事:机密的事情。《易·系辞上》曰:“几事不密则害成。”几、机相通。,能言:《礼记·曲礼》:“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平生几两屐":猩猩纵使爱屐如命,到头来又能穿多少双呢,

# 平生几两屐:意为生命很短,一生又能穿得了几双木屐呢。这里暗指一生会中几次圈套。据《晋书·阮孚传》:阮孚很爱屐,自己亲自制作。曾叹息说:“未知一生能著几两屐。”

"身后五车书":但猩猩死后,用它的毛制成的毛笔,却能著书五车。

# 五车书:《庄子》:“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物色看王会":猩猩毛笔来自高丽,

# 王会:《汲冢周书》的《王会篇》。郑玄认为是周王城建成后,大会诸侯及四夷所作,这里借以点出毛笔来自外国。石渠:汉代皇帝的图书馆。班固《西都赋》:“天禄、石渠,典籍之府。”,物色:此处指各种物品。

"勋劳在石渠":它的功勋在于人们的著述。

# 勋劳:毛笔的功劳。

"拔毛能济世":拔出猩猩的毛,制成了笔,能有利于世,

# 济世:教助世人。

"端为谢杨朱":我真的应该把这个道理告诉提倡一毛不拔的古代思想家杨朱了。

# 杨朱:战国时期杨朱学派的创始人,提倡利己主义。《孟子》:“杨朱氏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谢:告诉。,端: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猩猩毛笔为吟咏对象,通过“爱酒醉魂”“能言机事”等典故,将毛笔的特性与人生价值相联结,既肯定其“勋劳在石渠”的文化功绩,又借“拔毛济世”的猩猩意象,批判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的利己主义,提出“端为谢杨朱”的济世主张。黄庭坚以“几两屐”“五车书”的因小见大手法,将毛笔的实用价值升华为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构建出“笔中有道”的独特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应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彼时钱勰担任中书舍人,出使高丽,得猩猩毛笔后写诗记录此事,这首诗便是用来和答他那首诗的。黄庭坚在《戏咏猩猩毛笔跋》中提到:“钱穆父出使高丽,得到猩猩毛笔,对其极为珍视,赠予我后,还让我作诗。苏子瞻喜爱这毛笔的柔健契合心意,每次到我书案前,都下笔不停。当时二位都在紫微阁当值,所以我作两首诗,前一首是给穆父的,后一首是给子瞻的。”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咏物诗和唱和诗。此诗围绕猩猩毛笔展开吟咏,将毛笔的特性与人生价值紧密相连。诗中用“爱酒醉魂”“能言机事”等典故,既肯定了毛笔在“石渠”(汉代皇家藏书阁)发挥的文化功绩,又借助“拔毛济世”的猩猩意象,对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的利己主义进行批判,提出了“端为谢杨朱”的济世主张。

2.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石渠”(汉代皇家藏书阁)与“杨朱”(先秦思想家)的典故并置,前者象征毛笔在文化传承中的历史功绩,后者借“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的典故,形成对利己主义的批判。这种用典方式使诗歌超越单纯咏物层面,获得深厚的思想内涵。

3. 分段赏析

首联"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以猩猩嗜酒、能言的特性暗喻毛笔的文化属性,"醉魂"与"机事疏"形成矛盾张力,既点出毛笔创作时的灵感状态,又暗含对士人超脱功利的期许。颔联"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以"几两屐"的物质极简"五车书"的精神丰赡构成对比,借谢灵运与惠施的典故,将毛笔的实用价值升华为文化传承的永恒性。颈联"物色看王会,勋劳在石渠"转用汉代"王会图"与"石渠阁"的历史意象,通过空间(万国朝贡)与时间(皇家藏书)的双重维度,构建毛笔参与文明进程的宏大叙事。尾联"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以"拔毛"呼应猩猩制笔的物象,借杨朱"不拔一毛"的典故形成价值思辨,将咏物诗提升至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使全诗在"济世"的终极关怀中收束,完成从物象到精神的艺术升华。

4. 作品点评

此诗以毛笔为咏叹对象,巧妙熔铸诸多典故,紧密结合自身身世经历,深切抒发内心真挚情感。诗人借助丰富想象与鞭辟入里的议论,深度挖掘出毛笔所蕴含的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凭借精妙高深的艺术造诣,精心剪裁传统旧典融入诗中,进而生发出全新独特的奇妙内容与深远意境。诗中虽有洋洋洒洒的议论,却丝毫不令人心生厌烦;通篇没有一处对毛笔物象进行细致描摹,却依旧散发着生动活泼的天然意趣。这些突出表现,恰恰鲜明体现出宋人咏物诗的独特艺术风格,更揭示出江西诗派在诗歌创作过程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创作特征 。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凡作诗,若正尔填实,谓之点鬼簿,亦谓之堆垛死尸。能如《猩猩毛笔》诗云:‘平生几两屐,身后五加书。’又如云:‘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精妙明密,不可加矣,当以此语反三隅也。”

宋许顗《许彦周诗话》

# “点化甚妙,笔有化工,可为咏物用事之法。”

清纪昀《瀛奎律髓汇评》卷二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郑刚中《独坐》

下一篇:宋·徐寿朋《白云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