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秋江离别难":不要说秋江离别使人难堪,
# 莫道:不要说。
"舟船明日是长安":明日解缆开船便驶向长安。
# 是长安:就要到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看吴姬轻歌曼舞你我尽情酣饮,
# 君:李评事。,缓:慢。,吴姬:吴地的妻妾。
"随意青枫白露寒":不要去管青枫白露秋夜凄寒。
# 随:任随。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0?~ 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开元、天宝间,王昌龄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其尤擅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称为“七绝圣手”。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另有《诗格》,论诗颇多创见。代表作品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采莲曲》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借秋江饯别的场景,通过吴姬劝酒、不惧寒露的细节,写出了虽知明日便能抵达长安,却仍难掩此刻离别之情的复杂心绪,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2. 分段赏析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首句以“莫道”起笔,看似轻描淡写地否定离别之苦,实则暗含更深沉的愁绪。“秋江”二字点明时令与地点,秋日江畔的离别本就容易引发文人伤感,而“离别难”三字更是直指人心。诗人却巧妙转折,以“明日长安”的行程来冲淡离愁,将沉重的别情转化为轻松的宽慰。这种欲抑先扬的手法,既显出诗人对友人的体贴用心,又让离别之情在克制中更显含蓄深沉。“舟船”意象的运用,既暗示了友人即将启程的现实,又以水路通达长安的顺畅,暗喻重逢之期不远。“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后两句细腻描绘饯别场景,“吴姬缓舞”四字勾勒出一幅江南特色的送别图景:歌姬缓缓起舞,美酒频频相劝,试图以欢愉的氛围冲淡离愁。“留君醉”三字既写实又写意,既是对当下欢饮场景的描绘,又暗含挽留之意。而“青枫白露”的秋夜寒意与歌舞的热闹形成鲜明对照,以景衬情,不言愁而愁自现。“随意”二字尤为精妙,表面上是洒脱不羁的态度,实则暗含对相聚时光的无限珍视,让别情在表面的热闹中更显绵长。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细节描写,将复杂的情感层层递进,最终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3. 作品点评
此诗以逆振手法开篇,次句以"不难"二字承转,形成跌宕之势。第三句顺势而下,以吴姬缓舞、留客尽欢的场景诠释"不难"之意;至第四句则臻于醉忘形骸、适意逍遥之境。全篇以首句逆振蓄势,后三句如流水行云,层层递进,通过宴饮场景的细腻描摹,婉转而深致地流露出对友人的缱绻眷恋。
# 此作不似盛唐。
清顾璘《批点唐音》
# 悠悠缓缓,无限缠绵。末句妙,粗人不解。
明高棅《增订评注唐诗正声》
# 王少伯“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缓”字与“随意”字照应,是句眼,甚佳。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
# “随意”字只可如此用,入律对用不得。
明谭元春《唐诗归》
# “随意”二字妙极,见得无处不伤心也。
明末清初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俗语人诗而佳,如“随意”、“打点”、“真个”等是也,然存乎手笔,不便为俗子借用。
清刘邦彦《唐诗归折衷》
# 叹分手之易远,且追欢于斯须,极和缓有情。
清宋顾乐《万首唐人绝句选评》
# 别在明朝,留在今宵,而今宵之缓舞延歌,正为明朝之远别,特见缠绵至深。
近代刘拜山《千首唐人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