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bǎi
shǒu
·
·
liáng
qiū

朝代:宋作者:刘克庄浏览量:3
guó
jiàn
tián
shì
rén
shuí
jǐng
gōng
niú
shān
liǎng
háng
lèi
guǎ
rén
tóng

译文

齐国的政权逐渐地转移到了田氏的手中,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能让齐景公真正明白和察觉这种危险的局势。齐景公当年在牛山上感慨人生短促、富贵难长,忍不住流下两行伤心的泪水,而梁丘据也随声附和,说自己和景公的感受是一样的。

逐句剖析

"国渐移田氏":齐国的政权逐渐地转移到了田氏的手中,

"人谁悟景公":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能让齐景公真正明白和察觉这种危险的局势。

"牛山两行泪":齐景公当年在牛山上感慨人生短促、富贵难长,忍不住流下两行伤心的泪水,

"据与寡人同":而梁丘据也随声附和,说自己和景公的感受是一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杂咏一百首·梁丘据》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此诗围绕齐国政权变迁与齐景公的故事展开。点明齐国政权逐渐被田氏掌控,而齐景公却未察觉危机,还以牛山之泣这一典故,提及梁丘据与景公同悲的情景,隐晦地表达对统治者不察局势的讽喻。诗人用典精当,借齐景公牛山泣涕这一历史典故,含蓄传达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思考,以小见大,引发读者联想与深思。前两句直陈齐国政权转移的现实与景公的昏昧;后两句用典,以景公交代陪泣之事,增添历史沧桑感与讽刺意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国渐移田氏,人谁悟景公”此两句直接揭示了齐国政权逐步被田氏篡夺的严峻现实,同时以反问的形式,表达出无人能让齐景公察觉这一危机的无奈。“渐”字生动体现出政权转移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人谁悟”的反问,强烈地凸显出齐景公的昏庸无知以及身边人的不作为。传达出诗人对政权更迭、统治者昏聩的深深感慨与忧虑,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历史兴衰的沉重基调,引发读者对历史教训和政治智慧的思考,也为后文用典埋下伏笔。后两句“牛山两行泪,据与寡人同”运用齐景公牛山泣涕的典故。齐景公在牛山之上,因感慨人生短暂、无法长久享有君位而落泪,梁丘据则随声附和,称自己与景公同感。表面上是君臣同悲,实则深刻暗示梁丘据不过是阿谀奉承,并未真正关注国家命运,也未向景公指出政权旁落的危机。诗中借古讽今,以精炼的笔触将历史典故巧妙融入,通过这一历史场景,从侧面讽刺了齐景公的目光短浅以及梁丘据的谄媚之态,含蓄而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类似政治现象的批判。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赵与洽《江城梅花引·单衾寒引画龙声》

下一篇:宋·李龙高《二月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