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堂长日静鸥沙":临水的厅堂整日静谧,鸥鸟栖息的沙洲一片安宁,
"便觉京尘隔鬓华":恍惚间觉得京城的喧嚣已与鬓边的白发隔绝。
"梦里不知凉是雨":睡梦中不知清凉是雨水的馈赠,
"卷帘微溼在荷花":醒来卷起帘子,才见细雨打湿的荷花上还挂着水珠。
两宋之交诗人,“诗俊”
陈与义(1090~1138?),北宋末、南宋初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上舍及第,南宋初官至参知政事。陈与义诗尊杜甫,也推重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被元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也被称之为“诗俊”,是当时“洛阳八俊”之一。其擅长填词,前期受黄庭坚、陈师道影响亦甚深,诗作风格清新明快,但题材较窄,以题画咏物写景为主。南渡后,陈与义身经乱离,感时抚事,诗风沉郁悲壮,忧国伤时,不少作品寄托了深厚的家国之感。代表作品有《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夏日集葆真池上》《春日二首》等。著有《简斋集》《无住词》。
1. 分段赏析
首句:“水堂长日静鸥沙”描绘了雨过之后水堂周围的宁静景象。诗人以“长日静”表现时间的悠长和环境的清幽,而“鸥沙”则描绘出鸥鸟在沙滩上栖息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次句:“便觉京尘隔鬓华”诗人通过“京尘”与“鬓华”的对比,表达了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感慨。这里的“京尘”象征着京城的繁华与纷扰,而“鬓华”则暗示着诗人自身的美好与纯净。诗人感到,雨后的宁静仿佛让尘世的喧嚣与自己隔离开来,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第三句:“梦里不知凉是雨”通过梦境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雨后清凉的感知。在梦中,诗人并不知道这种凉爽是雨水带来的,这种描写手法既生动又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腻感受。末句:“卷帘微湿在荷花”诗人以“卷帘微湿在荷花”作为结尾,描绘了雨后荷花上残留的水珠。这一细节不仅生动地表现了雨后的湿润,还增添了一种清新、自然的美感。同时,荷花的意象也象征着高洁与纯净,与整首诗的意境相得益彰。
上一篇:宋·陆游《小园》
下一篇:宋·无名氏《一寸金·堪叹群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