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慈子孝":父母慈爱子孙孝顺,
"兄友弟恭":哥哥友善弟弟恭敬。
"家给人足":家人衣食充裕生活富足,
# 家给人足:人人饱暖。
"时和岁丰":四时和顺五谷丰收。
"筋骸康健":身体筋骨健康,
"里闬乐从":邻里之间有着相互交往的乐趣。
# 乐:乐趣。
"君子饮酒":君子举杯畅饮美酒,
"其乐无穷":欢愉之情永无止境。
# 穷:尽。
理学家,“北宋五子”之一
邵雍(1011~1077),北宋理学家。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卒后赐谥康节。先祖为范阳(治今河北涿州)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后人称“百源先生”。屡授官不赴。邵雍是理学象数派创立者,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其诗多为随口成章的闲适之作,诗风平易明畅,语言浅近通俗而往往寓以理趣机锋,亦有被讥为有韵之语录者,是宋代理学诗的代表,又被称为“击壤体”。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1. 分段赏析
开篇两句:从家庭伦理的核心层面入手,勾勒出一幅理想和谐的家庭画卷。“父慈”描绘出父亲对子女充满慈爱,以关爱、教导与庇护陪伴子女成长,给予他们温暖与力量;“子孝”则彰显子女对父母的敬重与顺从,用实际行动践行孝道,赡养父母。而“兄友弟恭”进一步拓展了家庭和睦的范畴,兄长以友善关爱之态对待弟弟妹妹,成为他们的榜样与依靠;弟弟妹妹则对兄长恭敬有加,听从教导。这两组关系相互交织,构建起家庭稳固的基石,营造出温馨和睦、充满亲情的家庭氛围,体现了儒家传统伦理道德对家庭秩序的重视与倡导。三四句:将视角从家庭层面延伸至社会与自然领域,描绘出一幅繁荣昌盛的理想社会图景。“家给人足”生动展现了每个家庭都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物资丰富、生活富足的美好景象,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更反映出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而“时和岁丰”则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角度出发,“时和”意味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没有战乱与动荡;“岁丰”表示气候适宜、风调雨顺,农作物获得丰收。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利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使人们能够安居乐业,享受生活的美好,进一步凸显了理想社会的特质。五六句:聚焦于个人与邻里层面,为理想生活增添了更多细腻的情感色彩。“筋骸康健”强调个人身体的重要性,健康的身体是享受生活、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在前面描绘的理想社会和家庭环境基础上,拥有健康的体魄能让人们更好地感受生活的美好。“里闬乐从”则将目光投向邻里关系,描绘出邻里之间相处融洽、和乐的温馨场景。邻里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形成了一种团结友爱的社区氛围,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为生活增添了乐趣,更让人们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使理想生活更加丰满立体。结尾两句:点明全诗主旨,将前面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和谐家庭、个人安康与邻里和睦等诸多美好元素汇聚于此,通过“君子饮酒”这一行为,将内心的满足与快乐尽情释放。“君子饮酒”并非单纯的物质享受,而是在前面一系列美好条件的基础上,所获得的一种精神层面的愉悦。在如此理想的环境中,君子饮酒时,心中满是感恩、满足与对生活的热爱,这种快乐是超脱于物质层面的,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深刻感悟与享受,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让读者深刻感受到理想生活的无穷魅力。
上一篇:宋·韩维《黄葵花》
下一篇:宋·潘阆《忆余杭·长忆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