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èn
chūn
sān

朝代:宋作者:邵雍浏览量:3
chūn
lái
chóu
zhǐ
yīn
huā
chūn
chóu
lái
fān
jiǔ
cháng
hèn
chóu
duō
jiǔ
wēi
wèi
chūn
chéng
bìng
huā
zhī
fǒu

译文

春天到来时愁绪消散,只因有繁花慰藉,春天离去后愁苦再生,反而借酒消愁。常恨愁绪太深而酒力微弱,为春天相思成疾,花儿你可知道?

逐句剖析

"春来愁去只因花":春天到来时愁绪消散,只因有繁花慰藉,

"春去愁来翻殢酒":春天离去后愁苦再生,反而借酒消愁。

"长恨愁多酒力微":常恨愁绪太深而酒力微弱,

"为春成病花知否":为春天相思成疾,花儿你可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问春(其三)》是北宋邵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围绕“春”与“愁”的关联展开,通过春去春来的变化,抒发内心复杂的情感。前两句“春来愁去只因花,春去愁来翻殢酒”以“花”为线索,写春天到来时,愁绪因花开而消散;春天离去后,愁绪又因无花可赏而借酒消解,形成“春—花—愁—酒”的因果脉络。后两句“长恨愁多酒力微,为春成病花知否”递进情感:愁绪太盛,连酒都难以消解,甚至因春生愁而“成病”,以反问“花知否”收束,将愁情的深沉与无奈推向高潮。全诗语言浅近自然,借“花”“春”“酒”等日常意象传递细腻愁思,虽为理学家所作,却不失感性的生动,读来亲切真实,易引发对时光流逝、情绪起伏的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理学家,“北宋五子”之一

邵雍(1011~1077),北宋理学家。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卒后赐谥康节。先祖为范阳(治今河北涿州)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后人称“百源先生”。屡授官不赴。邵雍是理学象数派创立者,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其诗多为随口成章的闲适之作,诗风平易明畅,语言浅近通俗而往往寓以理趣机锋,亦有被讥为有韵之语录者,是宋代理学诗的代表,又被称为“击壤体”。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春来愁去只因花”以“春来”与“愁去”的因果关系切入,点明“花”是消解愁绪的关键,春天到来时,鲜花绽放,愁闷随之一扫而空,画面中隐含着对春日花景的喜爱。次句“春去愁来翻殢酒”笔锋一转,“春去”与“愁来”形成对比,“翻”字意味深长,写出愁绪不仅未因春去而消散,反而因“殢酒”(沉溺于酒)更显浓重,暗含借酒消愁却难解愁的无奈。后两句“长恨愁多酒力微,为春成病花知否”进一步深化情感。“长恨”二字强调愁绪的绵长难消,“酒力微”则直述酒的效力微弱,无法对抗浓重的愁思;末句以“为春成病”的自嘲收束,将“愁”的根源归于对春光的眷恋,并以“花知否”的设问作结,仿佛在与春日的花对话,把无形的愁绪化作具体的期待,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舜民《桃李花》

下一篇:宋·苏轼《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