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īn
tiān
shēng
yáng
liǔ
zhī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温庭筠浏览量:2
chǐ
shēn
hóng
shèng
chén
tiān
shēng
jiù
xīn
huān
táo
zhōng
kān
hèn
yuán
lái
bié
yǒu
rén
jǐng
diǎn
dēng
shēn
zhú
gòng
láng
cháng
xíng
wéi
líng
lóng
tóu
ān
hóng
dòu
xiāng
zhī
zhī

译文

一尺多长的大红色丝绸,蒙上了一层暗黄色的灰尘,自古以来旧的东西就不如新的东西讨人喜欢。你我虽有两心相合的约定,但我心中终究是有怨恨的,因为你的心中已有他人。深夜里点亮烛火深深的嘱咐你,此去路途遥远我的心与你相伴,切记不要忘了归期。像玲珑骰子镶嵌着红豆,这深入骨的思念你可知道?

逐句剖析

"一尺深红胜曲尘":一尺多长的大红色丝绸,蒙上了一层暗黄色的灰尘,

# 胜曲尘:一作“蒙曲尘”。​曲尘:酒曲上所生菌,因色微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此处意谓,红绸布蒙上了尘土,呈现出酒曲那样的暗黄色。,一尺深红:即一块深红色丝绸布。古代妇人之饰;或即女子结婚时盖头的红巾,称“盖头”。

"天生旧物不如新":自古以来旧的东西就不如新的东西讨人喜欢。

# 天生旧物不如新:《古今词统》、刘毓盘辑本《金荃集》作“旧物天生如此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你我虽有两心相合的约定,但我心中终究是有怨恨的,

# 合欢桃核终堪恨:合欢桃核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桃核,桃为心形,核同合音,可以像喻两心永远相合。皇甫松《竹枝》:“合欢桃核两人同。”而合欢桃核有两个桃仁,借“仁”谐“人”,亦可以象喻“心儿里有两个人人”。此便取义于后者,故曰“终堪恨”。

"里许元来别有人":因为你的心中已有他人。

# 人:取“仁”的谐音。,元来:即“原来”。,里许:里面,里头。许,语助词。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杨诚斋云:“诗固有以俗为雅,然而须经前辈镕化,乃可因承。……唐人‘里许’‘若个’之类是也。”

"井底点灯深烛伊":深夜里点亮烛火深深的嘱咐你,

# 伊:人称代词,“你”。,深烛:音谐深嘱,此处用的是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写女子“深嘱”情郎。

"共郎长行莫围棋":此去路途遥远我的心与你相伴,切记不要忘了归期。

# 围棋:中国传统棋种。此处用“围棋”与“违期”的谐音,劝“郎”莫要误了归期。,长行:古代的一种博戏,用掷骰子来博“长行局”,是一种低俗的赌博,简单易行,盛行于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今之博戏,有长行最盛。其具有局有子,子有黄黑各十五,掷采之骰有二。”这里用此博戏的名称双关长途旅行。刘毓盘辑本《金荃集》作“长对”。,共:介词,犹同、跟。

"玲珑骰子安红豆":像玲珑骰子镶嵌着红豆,

# 骰子:博具,相传为三国曹植创制,初为玉制,后演变为骨制,因其点着色,又称色子;为小立方体块状,六个面上分别刻有从一到六不同数目的圆点,其中一、四点数着红色,其余点数皆着黑色。这骰子上的红点,即被喻为相思的红豆。,玲珑:精巧貌。

"入骨相思知不知":这深入骨的思念你可知道?

# 入骨相思知不知:用骨制的骰子上的红点深入骨内,来隐喻入骨的相思。“入骨”是双关隐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出自唐代文学家温庭筠之手,是一组别具一格的情诗。在第一首中,温庭筠以蒙上灰尘的红丝绸,暗喻女子美好不再的境遇;又借合欢桃核,因其内有“仁(人)”,运用谐音双关,道出女子遭爱人背叛的愤懑,将被弃女子内心的恨意表达得细腻且深沉。第二首诗里,“井底点灯深烛伊”,“烛”谐音“嘱”,是女子深情叮嘱;“共郎长行莫围棋”,“长行”“围棋”分别双关“长途旅行”与“违误归期”,饱含女子对情郎远行的不舍与期盼。而“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借骰子上的红点如红豆,象征入骨相思,将女子对情郎的眷恋推向极致。这两首诗巧用谐音双关,融入民间生活元素,在质朴之中尽显高超艺术造诣,将情感诠释得婉转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花间词派鼻祖

温庭筠(801?~ 866?),唐代诗人、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至国子助教。温庭筠为晚唐词坛巨擘,为词史上大力写词的第一人,大都收入《花间集》。其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与韦庄并称“温韦”。词的题材取向以男女情爱、相思恨别为主,注重表现女性的容貌情怀;语言追求秾艳华丽。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今存乐府诗、咏史诗、山水行旅诗等。又工骈文,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菩萨蛮》《春愁曲》《商山早行》等。 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另著有传奇小说集《乾𦠆子》。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两首诗收录在《云溪友议》卷下的《温裴黜》里。据《云溪友议》记载:“裴郎中诚,晋国公次子也。足情调,善谈谐。举子温岐为友,好作歌曲,迄今饮席,多是其词焉。二人又为《新添声杨柳枝》词,饮筵竟唱其词而打令也。”由此可知,这两首诗是诗人与友人在饮筵之际,为席间所唱小曲填写的歌词,内容皆为情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七言绝句,也是一组爱情诗。第一首诗借蒙尘变色的红丝绸以及象征夫妇好合的合欢桃核,刻画了一位被丈夫抛弃的女子形象,表达了她对丈夫喜新厌旧的恨意以及对往昔爱情的眷恋。第二首诗则借“井底点灯”“长行围棋”和骰子上的红豆等意象,细腻地描绘了女子在与情郎离别之际,对情郎的深情嘱咐与眷恋,以及离别后入骨的相思之情。这组诗充溢着民间生活气息,运用起兴、谐音双关等手法,言浅意深,营造出深婉含蓄的诗境,展现了女子丰富的情感世界。

2. 写作手法

双关:第一首诗中,“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是谐音双关的典型运用。“人”与“仁”谐音,“合欢桃核”本是夫妻恩爱的象征,可如今桃核里有“仁(人)”,暗示丈夫心中另有新欢,巧妙地借物抒情,将女子被弃的恨意委婉道出,充满民间生活气息,也增强了诗歌的讽刺意味。第二首诗中,“井底点灯深烛伊”里“深烛”谐音“深嘱”,以及“共郎长行莫围棋”中“长行”“围棋”的双关用法,都借助谐音营造出一语双关的效果。这些谐音双关不仅让诗句表意隐晦,增添了诗歌的朦胧美,还精准地传达出女子对情郎的深情厚意与殷切期盼,使情感表达更具感染力,深刻展现出女子复杂的内心世界。比喻:第一首诗中“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将蒙上灰尘、颜色变得暗淡如“曲尘”的红丝绸,比作女子在爱情中逐渐被冷落、失去光彩的处境。曾经鲜艳的红丝绸象征着女子新婚时爱情的美好与热烈,如今却蒙尘变色,恰似女子在婚姻中被丈夫喜新厌旧,美好不再,通过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女子爱情境遇的变化,为抒发其幽怨情思做了有力铺垫。第二首诗中“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把骰子上的颗颗红点,比作最为相思的红豆。骰子本是游戏之物,其上的红点在诗人笔下却化作了女子对丈夫深入骨髓的相思象征。用红豆比喻相思,将其与骰子结合,不仅使抽象的相思变得具体可感,更强化了相思之情的浓烈与深沉,生动地展现出女子对丈夫难舍难离的挚爱深情。起兴:“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以看到蒙尘变色的红丝绸起兴,引出女子对自身婚姻状况的感慨,由红绸的变化联想到自己在丈夫心中的地位变化,从而引发下文对爱情变化的幽怨情思。反衬:以美衬丑,“天生旧物不如新”中“以“衣不如新”反衬“人不如故”,“衣新”是美好的、令人喜爱的,而“人故”却被丈夫嫌弃,是不好的、令人痛苦的,通过“衣新”反衬“人故”,突出了女主人公被丈夫抛弃的悲惨境遇和内心的痛苦,以美好的“新衣”之美衬托出女主人公所遭遇的“人不如故”的丑陋现实。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开头两句“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借物兴情。原本明艳的红丝绸,如今蒙尘黯淡,色泽如酒曲般陈旧。这红绸,或许便是女子新婚时的“盖头”,对她而言意义非凡,承载着往昔幸福的期许。然而此刻,红绸蒙垢生霉,女子睹物伤情,心中感慨万千。在爱情的世界里,本应情久弥坚,而非“喜新厌旧”。此处以“衣不如新”反向映衬“人不如故”,显然是丈夫另寻新欢,才让女主人公心生幽怨。此二句运用比喻,表意直白,虽手法委婉,却在意蕴上稍欠含蓄。结尾两句“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依旧巧用比喻,宣泄被弃女子的满腔恨意。“合欢桃核”,向来是夫妻恩爱的象征,往昔婚俗中,新人家中常置枣、栗、桂枝、桃核等物,寓意吉祥。想当初,女子与丈夫浓情蜜意,对桃核所寄寓的美好誓言深信不疑。可如今才惊觉,那“合欢桃核”之中,竟藏着他人——“人”与“仁”谐音,暗指丈夫心中另有所爱。这巧妙借用民歌中谐音双关之法,借桃核有“仁”隐喻爱人变心,充满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既然对方已移情别恋,便有了“旧物不如新”之感;即便曾有“合欢桃核”之约,终究也只能徒留遗恨。这既巧妙讽刺了爱情中的负心汉,又曲折展现出抒情主人公对爱人的执着,一个“恨”字,道尽了难以言说的幽恨。诗人借女子之口,委婉劝诫负心人,言尽而意无穷,呈现出甜蜜爱情背后的苦涩一面。第二首开头两句“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井底点灯”,点明灯在井底深处。“深烛”,实则谐音“深嘱”,“伊”指代对方,即“深切地嘱咐你”。这是诗人有意运用谐音双关,致使诗意隐晦。既言“深嘱”,所嘱何事?下句“共郎长行莫围棋”给出答案。“共郎”表明女子正与情郎相聚,而“长行”又暗示即将分别,故而女子才会千叮万嘱、情意缱绻。这里的“长行”与“围棋”,同样是谐音双关。“长行”是一种博戏,“围棋”是传统棋艺。女子特意叮嘱情郎可玩“长行”,却勿下“围棋”,其中暗藏玄机。她以“长行”双关“长途旅行”,以“围棋”双关“违误归期”,实则在深情叮嘱情郎“远行切勿误了归期”。生活中,人们不便直言之事,常借这种谐音双关委婉暗示。此处的“长行”“围棋”,便是女子将心底隐秘的情思,婉转道出。只是这般隐语,略显晦涩。结尾两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由“长行”引出“骰子”,骰子上的颗颗红点,恰似象征相思的红豆,深入骨髓,传达着女子对情郎刻骨铭心的相思,仿佛在问:你可知道我对你的入骨相思?这进一步深化了“长行莫围棋”的深意,原来女子提及“长行”,是想用骰子上的红点提醒情郎:当你玩“长行”掷骰子时,可曾想到,这红点就如我对你的相思,深入骨髓?所以,千万不要误了归期。此句精准展现出女子对情郎的深切惦念与难舍难分的浓烈爱意。“入骨相思”一语双关,缠绵悱恻,令人动容。在结构上,与前两句“深嘱”早归“莫违期”相互呼应。诗中女子在与情郎分别时“深嘱”在前,情郎逾期未归时“入骨相思”于后,最后以“知不知”设问收尾,尽显女子盼情郎早归的焦急心境。“知不知”三字,将女子离别之久、相聚之难、相思之苦,以及无人倾诉的无奈,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收束自然,余味悠长。读者从中深切感受到女主人公真挚炽热的爱情。“入骨相思知不知”堪称全诗的精妙之笔。

4. 作品点评

该诗的点睛之笔见于末联,借南方红豆起兴,隐喻女子缠绵悱恻的相思情愫。诗人运用"南国""多情"等意象构建双重隐喻系统,通过物象与心意的错位投射营造含蓄意境。这种刻意经营的谐音双关虽拓展了诗意维度,却因过度依赖修辞技巧,导致文本沦为精巧的文字游戏——正如王夫之在《古诗评选》中指出的"谜而不诗"之弊,终究未能臻至"清水出芙蓉"的自然真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湖州崔郎中刍言,初为越副戎,宴席小有周德华。德华者,乃刘采春女也。虽《罗顷》之歌不及其母,而《杨柳枝》词,采春难及。崔副车宠爱之异,将至京洛。后豪门女弟子从其学者众矣。温、裴所称歌曲,请德华一陈音韵,以为浮艳之美,德华终不取焉。二君深有愧色。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下

# 温飞卿号多作侧辞艳曲,其甚者“合欢桃叶(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玲珑骰子安红豆,人骨相思知不知?”亦止此耳。

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

# 《新添声杨柳枝》,温庭筠作。时饮筵竞歌,独女优周德华以声太浮艳不取。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三

# 温飞卿小诗云:“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山谷演之曰:“你有我,我无你分,似合欢桃核,真堪人恨,心儿里有两个人人。”拙矣。

清贺裳《皱水轩词筌》

# 诗中谐隐,始于古《稾砧》诗,唐贤绝句,间师此意。刘梦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温飞卿“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古趣盎然,勿病其俚与纤也。

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 此二首皆乐府词也……闺情词作者已多,此二首别开生面,设想极为新颖,庭筠本长于乐府也。

近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 裴郎中减,晋国公次弟子也。足情调,善谈谐。举子温岐为友,好作歌曲,迄今饮席,多是其词焉……温岐曰:“一尺深红朦曲尘,旧物天生如此新。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又曰:“井底点灯深烛伊……”

唐范摅《云溪友议》

# 此二首(按指同题二首)皆乐府词也……“烛”字隐喻“嘱”,“围棋”隐喻“违期”,“长行”本古之双陆戏名,以隐喻“长别”。此首言与郎长别时,曾深嘱勿过时而不归。三四以骰子喻己相思之情,骰子各面刻有红点,以喻入骨之相思也。闺情词作者已多,此二首别开生面,设想极为新颖,庭筠本长于乐府也。

近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下一篇:唐·杜牧《题乌江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