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绕双岛":清澈的流水环绕着两座小岛,
"碧溪相并深":碧绿的溪水相互交汇,显得深邃幽远。
"浮花拥曲处":漂浮的落花簇拥在弯曲的溪岸旁,
"远影落中心":远处的景物倒影落在溪水的中央。
"闲鹭久独立":一只悠闲的白鹭长时间独自站立在溪边,
"曝龟惊复沉":晒太阳的乌龟受到惊吓后,迅速沉入水中。
"蘋风有时起":微风偶尔吹动水面的苹草,
"满谷箫韶音":整个山谷仿佛回荡着如舜帝箫韶之乐般美妙的声音。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1. 写作手法
比喻:将微风吹动苹草发出的声音比作“箫韶音”,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双溪周边自然音响的美妙,使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种空灵、清幽且充满诗意的氛围。动静结合:以“闲鹭久独立”呈现白鹭长时间静止独立的画面,刻画静态美;用“曝龟惊复沉”描述乌龟受惊后迅速沉入水中的动态变化,动静相衬,让画面更具生动性与趣味性。环境描写:诗中对双溪景色进行细致描写,像“流水绕双岛,碧溪相并深”描绘出双溪的整体轮廓,“浮花拥曲处,远影落中心”刻画溪水旁的浮花与远影,让读者能清晰感知双溪的景色特点。
2. 分段赏析
《海阳十咏·双溪》开篇“流水绕双岛,碧溪相并深”,以简洁笔触勾勒双溪全貌,运用白描手法,生动呈现两条碧绿溪流环绕双岛、水深幽邃的画面,奠定全诗清幽宁静的基调。“浮花拥曲处,远影落中心”,“拥”字将浮花赋予人的动作,生动展现出落花簇拥在弯曲溪岸的景象,与水中远影相互映衬,营造出灵动且富有诗意的画面,凸显双溪景色的优美与灵动。“闲鹭久独立,曝龟惊复沉”,前半句以静态描写呈现白鹭长时间独立溪边的悠然姿态,后半句通过动态描写展现乌龟受惊迅速沉入水中的变化,动静结合,使双溪岸边的场景充满生机与趣味,体现自然环境的和谐。“蘋风有时起,满谷箫韶音”,运用比喻手法,把微风吹动苹草的声音比作传说中舜帝的箫韶之乐,形象地表现出双溪周边自然音响的美妙空灵,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对这清幽自然之美的由衷赞叹。
上一篇:唐·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下一篇:唐·吴商浩《北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