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líng
xiàng
gong
shè
chū
zhèn
nán
liáng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2
xià
zhèng
yīn
chéng
róng
zhuāng
chū
jīng
zhān
jīn
què
lèi
huí
shǒu
bié
xiāng
qíng
yún
shù
bāo
zhōng
fēng
yān
hàn
shàng
chéng
qián
jīng
zhuǎn
hòu
qiáo
shēng
jiǔ
lǐng
yuān
háng
zhòng
xián
shòu
qīng
zhōng
huī
zài
cāng
shēng

译文

夏日里,树木正枝繁叶茂、绿荫浓郁,您身着军装离开繁华的帝都京城。泪水沾湿了衣襟,那是您在辞别皇宫时洒下的伤心之泪,频频回首,饱含着您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褒中那漫长的道路上,树木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汉上城被风烟所笼罩,一片朦胧。前队的旗帜在山谷中渐渐远去,后队的骑兵踏过桥面,发出清脆的声响。您长久以来在朝廷官员的行列中担任重要职务,备受敬重,却从不嫌弃象征官职权力的印绶所代表的官职高低轻重。最终您还是手持旌节前往任所赴任,再次去为百姓谋取福祉。

逐句剖析

"夏木正阴成":夏日里,树木正枝繁叶茂、绿荫浓郁,

"戎装出帝京":您身着军装离开繁华的帝都京城。

"沾襟辞阙泪":泪水沾湿了衣襟,那是您在辞别皇宫时洒下的伤心之泪,

"回首别乡情":频频回首,饱含着您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云树褒中路":褒中那漫长的道路上,树木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风烟汉上城":汉上城被风烟所笼罩,一片朦胧。

"前旌转谷去":前队的旗帜在山谷中渐渐远去,

"后骑踏桥声":后队的骑兵踏过桥面,发出清脆的声响。

"久领鸳行重":您长久以来在朝廷官员的行列中担任重要职务,备受敬重,

# 久:一作又。

"无嫌虎绶轻":却从不嫌弃象征官职权力的印绶所代表的官职高低轻重。

# 绶:一作节。

"终提一麾去":最终您还是手持旌节前往任所赴任,

# 提一麾去:一作当持一笔。

"再入福苍生":再次去为百姓谋取福祉。

# 福:一作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令狐相公自仆射出镇南梁》是中唐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围绕令狐相公出镇南梁展开,题材涵盖人物与景物。开篇描绘夏日树木成荫,相公戎装离京的场景,奠定离别基调。颔联通过“沾襟辞阙泪”等细节,直抒相公对朝廷和故乡的不舍。颈联以“云树”“风烟”等景物,烘托出旅途的孤寂惆怅。诗中还运用视听结合手法,“前旌传谷去”为视觉,“后骑踏桥声”为听觉,生动展现队伍行进场面。尾联表达对相公的劝慰与期许,希望他不嫌官职轻重,为百姓谋福祉。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离别的伤感,又有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出诗人以民为本的思想和对国家、人民的关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诗,也是一首送别友人赴任诗。描绘了令狐相公于夏日身着戎装离开帝京的场景,体现了离别时的不舍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京的伤感以及对友人未来为苍生谋福祉的期许。

2. 写作手法

用典:“久领鸳行重,无嫌虎绶轻”运用“鸳行”典故,“鸳行”指朝官的行列,在古代,朝堂之上官员们整齐排列,如同鸳鸯成行,所以用“鸳行”来代指朝官群体。此句意思是令狐相公长久以来在朝堂为官,担任重要职位,肩负着重大责任。“久领”体现出他在朝廷任职时间之长,“重”强调其职位的关键和责任的重大,侧面反映出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分段赏析

“夏木正阴成,戎装出帝京”,描绘了夏日树木枝叶繁茂、绿荫已成的景象,在这生机盎然的时节,令狐相公身着戎装离开帝京。“夏木阴成”点明时间,营造出一种既充满生机又略带离别惆怅的氛围,“戎装”则凸显了相公出镇的庄重与威严,为全诗奠定了送别的基调。“沾襟辞阙泪,回首别乡情”,细腻地刻画了令狐相公离别时的情感。“沾襟辞阙泪”,通过“沾襟”“泪”等词语,生动地展现出相公在辞别皇宫时泪水沾湿衣襟的情景,表现出他对宫廷的不舍;“回首别乡情”,“回首”这一动作,将相公一步三回头、眷恋故乡的神态描绘得淋漓尽致,进一步抒发了他浓浓的离别之情。“云树褒中路,风烟汉上城”,是诗人对令狐相公行程途中所见景色的想象。“云树”描绘出褒中路上树木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悠远的感觉;“风烟”则写出了汉上城被风烟笼罩的景象,增添了几分神秘和苍茫。这两句诗通过对沿途景色的描写,既展现了路途的遥远和艰辛,也烘托出相公离别后的孤寂心境。“前旌传谷去,后骑踏桥声”,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描写。“前旌传谷去”,诗人仿佛看到相公的前队旗帜在山谷中缓缓前行,渐行渐远;“后骑踏桥声”,则通过听觉,让读者感受到相公后队骑兵马蹄踏在桥上的声音,清脆而有力。这两句诗动静结合,生动地描绘出送别队伍行进的壮观场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相公远行的牵挂。“久领鸳行重,无嫌虎绶轻”,“鸳行”指朝官的行列,这里说令狐相公长久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深受重视;“虎绶”是古代高官的印绶,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此句表达了对相公在朝中地位的肯定,同时也称赞他并不嫌弃官职的轻重,体现出相公豁达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终提一麾去,再入福苍生”,“终提一麾去”表明令狐相公最终还是毅然决然地前往南梁赴任,“一麾”代指任所;“再入福苍生”则点明了相公出镇的目的,即再次为百姓谋福祉。这两句诗高度赞扬了相公以天下为己任、心系苍生的高尚情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相公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酬乐天感秋凉见寄》

下一篇:唐·刘禹锡《与歌者何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