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余年别帝京":我离别京城已经二十多载,
# 帝京:帝都,京都。
"重闻天乐不胜情":今日重闻宫中旧曲,心中无限感慨。
# 不胜情:感情无法抑制。,天乐:指宫中演奏的音乐。
"旧人唯有何戡在":当年老相识就只剩下何戡一个,
# 何戡:元和、长庆年间一位著名的歌手。
"更与殷勤唱渭城":他又殷勤地把《渭城曲》唱起来。
# 渭城:乐府曲名。亦名“阳关”。,更: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叙事抒怀诗。前两句写诗人久别帝京后重闻天乐的不胜感慨之情,后两句点明旧人唯有何戡尚在,且殷勤唱《渭城》,更添岁月沧桑之感,暗喻友人零落、理想成空的悲怆。全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写与歌者重逢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用典:“更与殷勤唱渭城”一句中,《渭城》即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这里用此典,增添了离别的伤感和对往昔的怀念之情。以小见大:“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诗人从歌者何戡这一“小”的人物出发,反映出了大的时代变迁和人生感慨,以小见大,使诗歌情感表达更具深度和感染力,让读者更能体会到诗人的心境。
3. 分段赏析
《与歌者何戡》首句诗人点明自己离开京城已有二十多年,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岁月悠长的基调,引发读者对其经历的种种遐想。次句写再次听到美妙的音乐,不禁感慨万千,“不胜情”三字,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闸门打开,让读者感受到他情绪的强烈波动。一二两句由今而入昔,思绪万端,言简意丰,情溢于词。第三句转入正题,写在众多旧人中,唯有何戡还在,这一句充满了对时光无情、人事凋零的感叹,突出了何戡的特殊意义。末句写何戡殷勤地唱起《渭城曲》,熟悉的曲调进一步勾起诗人对往昔的回忆,以及对离别的感伤,余味悠长。
4. 作品点评
《与歌者何戡》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七言绝句。其写作特色鲜明,以小见大,通过与歌者重逢这一细节,展现出岁月的沧桑变化。全诗只是叙而不议,然而事外有事,言外有言,以少总多,因小示大,细加咀嚼,便觉语境深渺,情韵悠然。亮点名句如“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将对旧人的怀念和时光的感慨融入到具体的场景中,极具感染力。
# “不胜情”三字有味,旧人唯有何戡在,见得旧时公卿大夫与己为仇者,今无一存,惟歌妓何戡尚在。
宋末元初谢枋得《注解选唐诗》
# (刘禹锡)晚始得还,同辈零落殆尽。有诗云:“昔年意气伍群英,几度朝回一字行。二十年来零落尽,两人相遇洛阳城。”又云:“休唱贞元供奉曲,光时朝士已无多。”又云:“旧人惟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盖自德宗后,历顺、宪、穆、敬、文、武、宣、凡八朝。
明瞿佑《归田诗话》
# 蒋仲舒曰;苦于言情。
明敖英《唐诗绝句类选》
# 郭浚曰:《穆氏》、《何戡》二诗同法,追想间极是婉转。陆时雍曰:深衷痛语。胡次焱云:前二句,颇有恋君之意。因“唱渭城”句推之,乃知幸怨家仇人之无存也。旧人惟有何戡,更与唱曲,欣幸快意之词,与“前度刘郎今又来”同意。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王维《渭城》诗,唐人以为送别之曲。梦得重来京师,旧人惟一乐工,为唱《渭城》送别,何以为情也?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念旧人而止存何戡,乃更与殷勤歌唱,缭绕“不胜情”三字,倍多婉曲。“渭城朝雨”,别离之曲,又与上“别帝京”相映。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
# 无一旧人能唱旧曲,情固可伤,犹若可以忘情;惟尚有旧人能唱旧曲,则感触更何以堪!
《诗法易简录》
# 抚今思昔,可泣可歌。
现代林东海《历代诗法》
# 前二首(按指《与歌者米嘉荣》、《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题外转意,此首兜里得好,叙而不议,神味觉更悠然。深情高调,三首未易区分高下也。
清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 诗谓觚棱前梦,悠悠二十余年,家令重来,春婆梦醒,重闻天乐,不禁泪湿青衫。后二句谓甫惘惘之相看,又匆匆之录别,同调无多,为唱一曲《渭城》殷勤致意,耆旧凋零,因何郎而重有感矣。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 此三诗皆听歌有感之作。米嘉荣乃长庆间歌人,及今已老,故感其不为新进少年所重,而以“好染髭须”戏之。穆氏乃宫中歌者,故有“织女”、“天河”、“云间第一歌”等语,而感于贞元朝士无多,以见朝政反覆,与《再游玄都观》诗同意。何戡则二十年前旧人之仅存者,亦以感时世沧桑也。禹锡诗多感慨,亦由其身世多故使然也。
现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下一篇:唐·孟郊《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