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án
shí
chéng
dōng
shì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2
qīng
dào
chuān
穿
táo
yǎn
yàng
绿
hán
bái
zhǐ
shàng
rén
jiā
fán
jiā
luò
huā
bàn
luò
dōng
liú
shuǐ
guò
fēi
niǎo
shàng
qiū
qiān
jìng
chū
chuí
yáng
shào
nián
fēn
zuò
áo
yóu
yòng
qīng
míng
jiān
shàng

译文

一条清澈溪流穿过桃李花林,水波荡漾着绿蒲滋润着白芷。溪流旁边总共只有几户人家,落花多半都漂流在东流水里。踢出的皮球屡屡高出飞鸟上,荡起的秋千争相飞出绿杨林。年轻人分开日子每天来游玩,全不需要等候到清明节或上巳节。

逐句剖析

"清溪一道穿桃李":一条清澈溪流穿过桃李花林,

# 穿:穿过。,一道:一条。

"演漾绿蒲涵白芷":水波荡漾着绿蒲滋润着白芷。

# 白芷:一种可入药的香草。,涵:涵:沉浸。,演漾:荡漾。

"溪上人家凡几家":溪流旁边总共只有几户人家,

# 凡:总共,一共。

"落花半落东流水":落花多半都漂流在东流水里。

"蹴鞠屡过飞鸟上":踢出的皮球屡屡高出飞鸟上,

# 蹴鞠:同“蹴鞠”,亦称“打毬”,即古代踢球的游戏。蹴(cù),踢。踘(jū),皮制球,球内充塞以柔软的东西。古时有在寒食蹴鞠的习俗,参见《荆楚岁时记》。

"秋千竞出垂杨里":荡起的秋千争相飞出绿杨林。

#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为古代游戏用具,相传是春秋齐桓公时期从北方山戎传入。《太平御览》卷三〇引《古今艺术图》云:“寒食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越者也。”

"少年分日作遨游":年轻人分开日子每天来游玩,

# 分日:安排好日期,计划好如何玩。一说犹逐日,意为一天天、每天。又说指春分之日。

"不用清明兼上巳":全不需要等候到清明节或上巳节。

# 上巳:节日名。古代以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节,有在流水边洗濯祓除、去除灾病的习俗。魏晋以后固定为夏历三月三日。,清明:节气名。在夏历三月初,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春分之后谷雨之前。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寒食城东即事》为唐代杰出诗人王维所吟咏的一首诗。此诗细腻地勾勒出唐代盛世之下,青少年男女春日踏青游玩的盛景,既展现了他们如春日般蓬勃的青春活力,又巧妙融入了家常生活的宁静与闲适,两者交织成一幅生动和谐的画卷。诗中字里行间,不仅洋溢着青春的朝气与欢乐,还隐约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珍惜当下,享受人生”这一生活哲学的体悟与倡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寒食城东即事》是唐代杰出诗人王维笔下的一首瑰丽诗篇。此诗以细腻的笔触,精心描绘出唐代盛世春光中,青少年男女踏青游玩的宏大场景。画面中,他们洋溢着如春日暖阳般蓬勃的青春活力,欢声笑语,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与此同时,诗人又巧妙地将家常生活的宁静与闲适融入其中,使得整幅画卷既热闹非凡又不失和谐宁静之美。字里行间,不仅洋溢着青春的欢快与朝气,更隐约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活在当下,尽享人生美好”这一生活哲学的深刻体悟与积极倡导,令人读来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唐代盛世时期青少年男女在寒食节踏青游玩的盛况,以及诗人对青春、生命的珍视和“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

2. 写作手法

寓情于景:王维在诗中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做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尾联“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两句,既是对前面活动场景的总结,也透露出诗人对青春活力的赞美和对“及时行乐”生活态度的倡导。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使得全诗情感真挚深沉,引人共鸣。动静结合:诗中既有静态的景物描写,如“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通过“几家”的模糊描述和“落花半落”的细腻刻画,增加了画面的朦胧感和时光的变迁感;又有动态的活动场景,如“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生动地描绘了人们蹴鞠、荡秋千的欢乐场景。动静结合,使得全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景物描写:王维在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精心刻画了城东寒食节的自然风光。如“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两句,以清溪为线索,描绘了溪水穿过桃红李白的花丛,荡漾着绿色的蒲草,浸润着芬芳的白芷的生动画面。这种细腻的景物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为全诗营造了欢快的氛围。

3. 分段赏析

此诗的开篇两韵,勾勒出一幅清澈溪流悠然穿越桃李花海的画面,溪水边,水草随波轻漾,白芷受水滋养,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柔美的风姿。这不仅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更暗含了古代三月上巳节的习俗——王公贵族携家带口,汇聚水边,以桃花水洗涤身心,祈求去除不祥,彰显出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力量。接下来的两句,笔触转向溪流边散落的几户人家,以及随风轻落、随波逐流的桃李花瓣,这些柔美而宁静的意象,共同织就了一幅早春的温馨画卷,画面感极强,仿佛能嗅到空气中弥漫的淡淡花香。转而至五、六两句,诗人笔锋一转,将视角投向了充满力量与青春活力的场景。在古代,秋千是清明、寒食时节特有的娱乐项目,多为豪门贵族中的青年男女所喜爱。据《荆楚岁时记》所载,寒食之日,人们以大麦粥为食,并以斗鸡、蹴鞠、打秋千为乐。诗人巧妙地将这些元素融入诗中,以不时飞上高空的秋千与皮球,为前四句所描绘的清溪桃李背景增添了几分生动与灵动。特别是“过”与“出”二字的运用,生动描绘了少年男女游玩时的热烈与欢快,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无忧无虑、尽情嬉戏的场景之中,心中不禁生出无限羡慕。诗的最后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于青春年少的珍视与赞美。他认为,年轻人应当怀揣一颗每日都能开心游玩的心态,不必拘泥于清明、上巳等特定节日,应尽情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刻美好时光,这既是对青春活力的颂扬,也蕴含着及时行乐的生活哲学。

4. 作品点评

《寒食城东即事》是一首景物描写细腻生动、情感表达真挚深沉、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且语言简练明快的佳作。它展现了唐代盛世时期青少年男女在寒食节踏青游玩的盛况和诗人对青春、生命的珍视以及“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人文关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便是绝妙《帝京篇》、《长安古意》,岂得以其少而弃之!穿字说出深曲。

明钟惺《唐诗归》

# 自是活动(首二句下)。顾云:无紧慢说出(‘溪上人家’句下)。

宋刘辰翁《王孟诗评》

# 香艳简致。

明周启琦、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欧阳永叔作《浣溪沙》词,有云:‘绿杨楼外出秋千’,晁无咎深美之,以为‘出’字后人道不到。读右丞‘竞出垂杨’之句,则欧公又落第二义矣。

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吴商浩《北邙山》

下一篇:唐·林滋《春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