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ín
é
·
·
chūn
chéng

朝代:宋作者:刘克庄浏览量:2
chūn
chéng
mèng
zhōng
qiú
háo
zuó
háo
zuó
yuè
míng
héng
xiǎo
hán
chuī
jiǎo
lái
chéng
bài
nán
miáo
ér
jīn
què
huǐ
dāng
shí
cuò
dāng
shí
cuò
tiě
yóu
zài
kān
chóng
zhuó

译文

春酒微醉之后,进入了梦乡。在梦中我又在与战士们快马飞驰,争球为戏。我仿佛又回到了军营。听到了明月下悠扬的笛声,晓寒中嘹亮的号角声。古来成败是难于用言辞描述的。而现在却后悔当年的错误。当时的选择错了。铁甲战衣依然还在,却不忍再重新穿上。

逐句剖析

"春酲薄":春酒微醉之后,进入了梦乡。

# 春酲:春日醉酒后的困倦。酲,酒醉后神态不清的状态。

"梦中球马豪如昨":在梦中我又在与战士们快马飞驰,争球为戏。

# 球马:球,即毬,又称鞠丸,是古代习武用具。球马,即战袍和战马。一说击球和骑马。

"豪如昨":我仿佛又回到了军营。

"月明横笛":听到了明月下悠扬的笛声,

"晓寒吹角":晓寒中嘹亮的号角声。

# 吹角:吹号角。

"古来成败难描摸":古来成败是难于用言辞描述的。

# 描摸:即“描摹”。用语言和文字描写事物的形象。一说捉摸。

"而今却悔当时错":而现在却后悔当年的错误。

"当时错":当时的选择错了。

"铁衣犹在":铁甲战衣依然还在,

# 铁衣:古代战士用铁片制成的战衣。指盔甲。

"不堪重著":却不忍再重新穿上。

# 重著:重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忆秦娥·春酲薄》是南宋词人刘克庄所作的词。此词上片以记梦开篇,描绘了梦中月明横笛、晓寒吹角的军营场景,勾起对往昔军幕生活的怀念;下片因梦生情,发出“古来成败难描摸”“而今却悔当时错”的感慨,借“铁衣犹在,不堪重著”,道出岁月空逝、壮志未酬的悲愤。写作上,全词采用今昔对比手法,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水乳交融。从内容看,词人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将内心复杂情感寄于景中,深刻展现出对往昔军旅岁月的追忆与壮志难酬的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南宋末年,国势衰微,朝廷内史弥远、贾似道等权臣相继弄权,政治愈发腐败。面对金与蒙古的侵扰,上层统治者却选择得过且过、偏安一隅。宋宁宗嘉定十一年(1218年),刘克庄入江淮制置使李珏幕府任职。抵达淮东后,他见扬州兵力薄弱,便提出“抽减极边戍兵,屯驻次边以固根基”的建议,可惜未被采纳。次年春,金兵趁虚而入,进犯安濠、滁州,引发南宋上下震惊。刘克庄在幕府任职期间屡遭诽谤,滁州之围解除后,他无奈退出。《忆秦娥·春酲薄》便以这段幕府经历为背景,词人追思往昔,在词中倾诉着深沉的感慨与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以记梦为题材的词。全词运用今昔对比,通过情景交融的笔触,抒发了词人岁月流逝、壮志难酬的悲愤。

2. 写作手法

对比:全词多处对比,如“春酲薄。梦中球马豪如昨。”开篇“春酲薄”点明现实中词人从微醺中醒来,与梦中的“豪”形成对比。梦境的鲜活与现实的沉寂相互映照,暗示理想与现实的割裂。情景交融:“铁衣犹在,不堪重著”以物品的陈旧与身体的衰老,暗喻理想破灭的无奈。这种对“物”的描写,实则是“景”的延伸,通过物境的变迁(铁衣闲置)传递出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悲情,与上片的梦境之景形成虚实对照,深化了情景交融的层次感。

3. 分段赏析

上片以记梦为引,将词人对往昔军幕生涯的深切怀念娓娓道来。春酒微醺,词人坠入梦境,在梦中,他与战士们纵马驰骋,激烈地争球嬉戏,仿佛重回热血军营。梦中,明月的清辉下,悠扬的笛声随风飘荡;破晓的寒意中,嘹亮的号角声声破空。一句“豪如昨”,如同一幅生动的自画像,让读者清晰地感受到词人当年在军中的飒爽英姿与豪迈气概。透过这些梦境中的场景,不仅展现出词人能文能武的卓越才能,更彰显出他渴望杀敌报国、成就一番不朽功业的壮志豪情。也正因如此,那段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岁月,成为他内心深处难以磨灭的珍贵记忆,以至于魂牵梦绕,常常在梦中重现。下片则围绕梦境引发深沉感慨,尽显无限怅惘。“铁衣犹在,不堪重著”,短短八字,却饱含着词人的万千思绪,这份感慨真挚而深沉。古往今来,世间成败本就难以言说,当年若词人能够继续留在军中,凭借其才略与抱负,未必不能建立赫赫功勋。然而,世事难料,他一时负气,决然退出幕府。随着时光的无情流逝,曾经的壮志宏图逐渐化为泡影,如今回望往昔,满心皆是“当时错”的悔恨。字里行间,功业无成的伤感如潮水般奔涌而出,让人深切感受到词人在岁月蹉跎中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悲怆,这种情感跨越时空,触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4. 作品点评

此词借忆昔叹今之笔调,抒发壮志难酬的深沉悲愤。然情感表达有别于《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的激烈愤懑,而是以昔日豪情反衬“当时错”的悔恨,情感基调更显沉郁厚重。从创作手法来看:上片:以“毬马”等细节勾勒往昔战斗豪情,更借“月明横笛,晓寒吹角”的环境描写,营造出清空冷峻的氛围,将豪情融入苍茫意境之中。下片:以议论直抒胸臆,虽将悔恨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却因过于质实而稍欠含蓄,少了些余韵悠长的意味。词人毕生胸怀收复山河的壮志,无奈个人命运多舛,加之南宋王朝日渐腐朽,光复大业希望渺茫。他只能在苍凉的感旧情怀中,生发慷慨悲歌。这种因理想与现实错位而产生的“却悔当时错”,正是词作的核心主旨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词感情豪迈,在表现手法上也不求曲折,而以平直见长,很能体现出他的词作的主要特色。但伤于直露,语无余意,下阕又全以议论出之,削弱了词的形象性,这又是它的不足之处。

不详青岛大学教授刘怀荣《唐宋元诗词曲名篇解读》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龙高《梅窗》

下一篇:宋·叶梦得《念奴娇·云峰横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