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寄孤村里":年老寄居在孤寂的村落里,
"悠然卧曲肱":悠闲地枕着弯曲的胳膊而卧。
"算贫先放鹤":因贫穷先考虑放飞豢养的白鹤,
"嫌闹并疏僧":嫌喧闹便连僧人也疏远。
"古戍高秋笛":古老戍楼传来深秋的笛声,
"寒窗半夜灯":寒窗下半夜仍亮着孤灯。
"平生羞诡遇":平生羞于用不正当手段谋取名利,
"多获岂吾能":富贵荣华岂是我所能得。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老寄孤村里,悠然卧曲肱”勾勒出诗人简朴的生活场景。“曲肱”化用《论语》典故,表现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颔联“算贫先放鹤,嫌闹并疏僧”通过“放鹤”和“疏僧”两个细节,既写出生活的清贫,又凸显诗人追求宁静、远离喧嚣的志趣。颈联“古戍高秋笛,寒窗半夜灯”以“古戍笛”和“寒窗灯”两个意象,营造出孤寂凄凉的氛围。“高秋”点明时节,“半夜”强调夜深人静,烘托出诗人独处的孤寂心境。尾联“平生羞诡遇,多获岂吾能”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不屑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富贵的高洁情操,体现了陆游耿介正直的品格。
上一篇:宋·刘过《思故人》
下一篇:宋·王质《长相思·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