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冬天地闭":年末冬天天地闭合,
"正柔木冻折":正是柔软的树木被冻折,
"瑞雪飘飞":祥瑞的雪花飘飞的时候。
"对景见南山":对着景色看到南山,
"岭梅露、":山岭上的梅花露出了、
# 岭梅:大庾岭上的梅花。
"几点清雅容姿":几点清雅的容貌姿态。
"丹染萼、":红色染着花萼、
"玉缀枝":美玉般的雪花缀满枝头。
"又岂是、":又哪里是、
"一阳有私":阳气有偏私呢。
# 一阳:冬至后,白天渐长,古人认为是阳气初动,所以冬至敢一阳生。
"大抵是、":大概是、
"化工独许":大自然唯独许可梅花,
# 化工:大自然的创造力。
"使占却先时":让它占据了先开放的时令。
"霜威莫苦凌持":寒霜的威严不要苦苦欺凌梅花。
# 凌持:欺凌不已。
"此花根性":这种花的根性,
"想群卉争知":想来众多花卉怎么能够知晓。
# 争知:怎么。
"贵用在和羹":它的可贵之处在于用来制作羹汤,
# 和羹:用不同调味配制的羹汤。
"三春里、":在整个春天里、
"不管绿是红非":不管是绿花是红花的是非评判。
"攀赏处、":攀折欣赏梅花的地方、
"宜酒卮":适合配上酒杯。
"醉捻嗅、":喝醉了捻起梅花嗅闻、
"幽香更奇":清幽的香气更加奇妙。
"倚阑干、":倚靠在栏杆上、
"仗何人去":依靠谁去做这件事,
"嘱羌管休吹":嘱托羌笛不要吹奏。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1019~1083),北宋文学家。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世称南丰先生,南宋理宗时追谥文定。嘉祐进士,曾经奉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世将其与欧阳修并称为“欧曾”。他的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其诗风古朴典雅,清新自然,较多使用赋的表现手法,比兴略少,也有一些诗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品有《边将》《唐论》《李白诗集后序》《墨池记》《秋日感事示介甫》等。著有《元丰类稿》。
1. 分段赏析
上片:“暮冬天地闭,正柔木冻折,瑞雪飘飞。”开篇点明时间是年末的冬天,描绘出天地闭合、万物蛰伏的景象,“柔木冻折”进一步强调冬天的严寒,“瑞雪飘飞”则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美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寒冷的氛围,为梅花的出场做铺垫。“对景见南山,岭梅露、几点清雅容姿。”由远及近,写词人面对景色看到南山,山岭上的梅花露出几点清雅的容貌姿态。“清雅容姿”直接描绘出梅花的高洁淡雅,与前面寒冷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梅花在寒冬中独自绽放的独特魅力。“丹染萼、玉缀枝。又岂是、一阳有私。”描写梅花的颜色和形态,红色的花萼,美玉般的雪花缀满枝头(这里“玉”喻雪更合理),接着发出疑问,这难道是阳气偏私吗?引发读者思考,为下文揭示梅花先开的原因做过渡。“大抵是、化工独许,使占却先时。”给出答案,大概是大自然唯独许可梅花,让它占据了先开放的时令。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和意志,表现出梅花得到大自然眷顾的独特地位,也暗示了梅花具有与众不同的品性。下片:“霜威莫苦凌持。”劝诫寒霜不要苦苦欺凌梅花,体现出词人对梅花的怜惜之情,同时也从侧面烘托出梅花在恶劣环境中坚韧不屈的品质。“此花根性,想群卉争知。贵用在和羹,三春里、不管绿是红非。”阐述梅花的根性和价值,它的品性恐怕众多花卉难以知晓,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可以用来制作羹汤,在春天里,它并不在意外界的纷争和评判。“不管绿是红非”表现出梅花超脱世俗的高洁品质。“攀赏处、宜酒卮。”说明在攀折欣赏梅花的地方,适合配上酒杯,增添了赏梅的雅趣,也体现出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醉捻嗅、幽香更奇。”描绘词人喝醉后捻起梅花嗅闻,感受到更加奇妙的清幽香气,从嗅觉的角度进一步描写梅花的美妙,表现出词人沉醉于梅花世界的惬意。“倚阑干、仗何人去,嘱羌管休吹。”词人倚靠在栏杆上,希望有人能去嘱托羌笛不要吹奏,以免惊扰了梅花。这一句将词人对梅花的怜惜和呵护之情推向高潮,表现出词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珍惜。
上一篇:宋·岳飞《过张溪赠张完》
下一篇:宋·释惟一《虚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