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ǎng
nán
zhī
·
·
dōng
tiān

朝代:宋作者:曾巩浏览量:3
dōng
tiān
zhèng
róu
dòng
zhé
ruì
xuě
piāo
fēi
duì
jǐng
jiàn
nán
shān
lǐng
méi
diǎn
qīng
róng
姿
dān
rǎn
è
zhuì
zhī
yòu
shì
yáng
yǒu
shì
huà
gōng
shǐ
使
zhàn
què
xiān
shí
shuāng
wēi
líng
chí
huā
gēn
xìng
xiǎng
qún
huì
zhēng
zhī
guì
yòng
zài
gēng
sān
chūn
guǎn
绿
shì
hóng
fēi
pān
shǎng
chù
jiǔ
zhī
zuì
niǎn
xiù
yōu
xiāng
gèng
lán
gān
zhàng
rén
zhǔ
qiāng
guǎn
xiū
chuī

译文

年末冬天天地闭合,正是柔软的树木被冻折,祥瑞的雪花飘飞的时候。对着景色看到南山,山岭上的梅花露出了、几点清雅的容貌姿态。红色染着花萼、美玉般的雪花缀满枝头。又哪里是、阳气有偏私呢。大概是、大自然唯独许可梅花,让它占据了先开放的时令。寒霜的威严不要苦苦欺凌梅花。这种花的根性,想来众多花卉怎么能够知晓。它的可贵之处在于用来制作羹汤,在整个春天里、不管是绿花是红花的是非评判。攀折欣赏梅花的地方、适合配上酒杯。喝醉了捻起梅花嗅闻、清幽的香气更加奇妙。倚靠在栏杆上、依靠谁去做这件事,嘱托羌笛不要吹奏。

逐句剖析

"暮冬天地闭":年末冬天天地闭合,

"正柔木冻折":正是柔软的树木被冻折,

"瑞雪飘飞":祥瑞的雪花飘飞的时候。

"对景见南山":对着景色看到南山,

"岭梅露、":山岭上的梅花露出了、

# 岭梅:大庾岭上的梅花。

"几点清雅容姿":几点清雅的容貌姿态。

"丹染萼、":红色染着花萼、

"玉缀枝":美玉般的雪花缀满枝头。

"又岂是、":又哪里是、

"一阳有私":阳气有偏私呢。

# 一阳:冬至后,白天渐长,古人认为是阳气初动,所以冬至敢一阳生。

"大抵是、":大概是、

"化工独许":大自然唯独许可梅花,

# 化工:大自然的创造力。

"使占却先时":让它占据了先开放的时令。

"霜威莫苦凌持":寒霜的威严不要苦苦欺凌梅花。

# 凌持:欺凌不已。

"此花根性":这种花的根性,

"想群卉争知":想来众多花卉怎么能够知晓。

# 争知:怎么。

"贵用在和羹":它的可贵之处在于用来制作羹汤,

# 和羹:用不同调味配制的羹汤。

"三春里、":在整个春天里、

"不管绿是红非":不管是绿花是红花的是非评判。

"攀赏处、":攀折欣赏梅花的地方、

"宜酒卮":适合配上酒杯。

"醉捻嗅、":喝醉了捻起梅花嗅闻、

"幽香更奇":清幽的香气更加奇妙。

"倚阑干、":倚靠在栏杆上、

"仗何人去":依靠谁去做这件事,

"嘱羌管休吹":嘱托羌笛不要吹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赏南枝·暮冬天地闭》是北宋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围绕梅花展开,上阕描绘了暮冬时节梅花开放的景象,通过对寒雪、南山的描写,衬托出梅花的清雅姿态,同时探讨梅花先开的原因,赋予梅花独特品性。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用途与价值,它不仅可供人赏玩,还能用于和羹,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评判的特质。词人借梅花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赞美,以及在尘世中坚守自我的情怀。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清幽,对梅花的描写细腻入微,韵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1019~1083),北宋文学家。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世称南丰先生,南宋理宗时追谥文定。嘉祐进士,曾经奉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世将其与欧阳修并称为“欧曾”。他的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其诗风古朴典雅,清新自然,较多使用赋的表现手法,比兴略少,也有一些诗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品有《边将》《唐论》《李白诗集后序》《墨池记》《秋日感事示介甫》等。著有《元丰类稿》。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暮冬天地闭,正柔木冻折,瑞雪飘飞。”开篇点明时间是年末的冬天,描绘出天地闭合、万物蛰伏的景象,“柔木冻折”进一步强调冬天的严寒,“瑞雪飘飞”则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美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寒冷的氛围,为梅花的出场做铺垫。“对景见南山,岭梅露、几点清雅容姿。”由远及近,写词人面对景色看到南山,山岭上的梅花露出几点清雅的容貌姿态。“清雅容姿”直接描绘出梅花的高洁淡雅,与前面寒冷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梅花在寒冬中独自绽放的独特魅力。“丹染萼、玉缀枝。又岂是、一阳有私。”描写梅花的颜色和形态,红色的花萼,美玉般的雪花缀满枝头(这里“玉”喻雪更合理),接着发出疑问,这难道是阳气偏私吗?引发读者思考,为下文揭示梅花先开的原因做过渡。“大抵是、化工独许,使占却先时。”给出答案,大概是大自然唯独许可梅花,让它占据了先开放的时令。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和意志,表现出梅花得到大自然眷顾的独特地位,也暗示了梅花具有与众不同的品性。下片:“霜威莫苦凌持。”劝诫寒霜不要苦苦欺凌梅花,体现出词人对梅花的怜惜之情,同时也从侧面烘托出梅花在恶劣环境中坚韧不屈的品质。“此花根性,想群卉争知。贵用在和羹,三春里、不管绿是红非。”阐述梅花的根性和价值,它的品性恐怕众多花卉难以知晓,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可以用来制作羹汤,在春天里,它并不在意外界的纷争和评判。“不管绿是红非”表现出梅花超脱世俗的高洁品质。“攀赏处、宜酒卮。”说明在攀折欣赏梅花的地方,适合配上酒杯,增添了赏梅的雅趣,也体现出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醉捻嗅、幽香更奇。”描绘词人喝醉后捻起梅花嗅闻,感受到更加奇妙的清幽香气,从嗅觉的角度进一步描写梅花的美妙,表现出词人沉醉于梅花世界的惬意。“倚阑干、仗何人去,嘱羌管休吹。”词人倚靠在栏杆上,希望有人能去嘱托羌笛不要吹奏,以免惊扰了梅花。这一句将词人对梅花的怜惜和呵护之情推向高潮,表现出词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岳飞《过张溪赠张完》

下一篇:宋·释惟一《虚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