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jìn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kāi
jiàn
sān
chūn
shēn
fēng
lín
shuǐ
bīn
dào
xìng
féng
tiān
dào
zài
huá
yòu
suì
huá
xīn
xiào
yuán
chù
chù
kān
xíng
dào
rén
rén
wèn
jīn
shèng
bàn
qīng
xié
bìng
ruò
bào
绿
shēng
lín

译文

开禧年间忽然又见到第三个春天,自身寄居于枫林边、荒野的水畔。我的学说有幸遇到天道还在,景物的华美又随着岁月更新。郊外原野处处都值得游玩取乐,道路上每个人都可以询问路径。赶紧置办青鞋和布袜,若耶溪已经传来绿水泛起鳞波的消息。

逐句剖析

"开禧忽见第三春":开禧年间忽然又见到第三个春天,

"身寄枫林野水滨":自身寄居于枫林边、荒野的水畔。

"吾道幸逢天道在":我的学说有幸遇到天道还在,

"物华又与岁华新":景物的华美又随着岁月更新。

"郊原处处堪行乐":郊外原野处处都值得游玩取乐,

"道路人人可问津":道路上每个人都可以询问路径。

"剩办青鞋并布袜":赶紧置办青鞋和布袜,

"若耶已报绿生鳞":若耶溪已经传来绿水泛起鳞波的消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近》为南宋陆游的七言律诗。诗前两句点出漂泊处境与时光之感;中间两句表达对天道的坚信和对物华更新的欣喜;后两句展现郊野生机,诗人也做好迎接春天的准备。陆游借景抒情,将漂泊愁绪、对天道的信念及对生活的热爱融于诗中。全诗尽显其乐观精神,虽历经漂泊,仍对未来充满希望。诗句自然,情感真挚,展现出他的文学功底与豁达心境,是其精神风貌的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春近》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开禧二年冬,陆游身处山阴,彼时他虽历经仕途坎坷、壮志未酬,但仍心怀对生活的希望与对自然的热爱。在这样的心境下,面对时光流转,新春渐近,陆游触景生情,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与对新岁的期待融入诗中,创作出了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偶:诗中多处运用对偶,如“吾道幸逢天道在,物华又与岁华新”,“吾道”对“物华”,“天道”对“岁华”,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表现力。借景抒情:诗人描绘了“枫林野水滨”“郊原”“若耶”等景色,将自己对春天将近的欣喜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融入到这些景物描写中,借景表达自己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融情于景:在描写自然景物时,如“剩办青鞋并布袜,若耶已报绿生鳞”,把情感自然地融合在对若耶景色的描写中,使景与情相互交融,含蓄地传达出内心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2. 分段赏析

《春近》首联“开禧忽见第三春,身寄枫林野水滨”,“忽见”二字生动地表现出时光流逝之快,不经意间已到第三个春天。诗人将自己置身于“枫林野水滨”这样的环境中,描绘出一幅清幽的画面,也暗示了自己漂泊寄身的境遇,蕴含着淡淡的孤寂之感。颔联“吾道幸逢天道在,物华又与岁华新”,“幸逢”一词点明诗人对自己秉持的“吾道”与自然运行的“天道”相契合的庆幸。此联语言凝练,借“物华”与“岁华”的更新,表达出对新的一年充满希望,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颈联“郊原处处堪行乐,道路人人可问津”,从内容上看,描绘出郊原上处处都可让人寻得乐趣,道路之上人人都能找到前行方向的景象。运用白描的手法,展现出一种和谐、充满生机的社会画面,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乐观豁达的心境。尾联“剩办青鞋并布袜,若耶已报绿生鳞”,“剩办”体现出诗人已做好准备,“青鞋布袜”勾勒出诗人闲适的形象。“若耶已报绿生鳞”以形象的语言写出若耶溪已呈现出绿意盎然、水波鳞鳞的美景,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即将去欣赏美景的喜悦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特定境遇下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梅尧臣《初见杏花》

下一篇:宋·无名氏《品令·山重云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