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ng
qíng
·
·
hán
shí

朝代:宋作者:仲殊浏览量:2
yǒng
jīn
mén
wài
xiǎo
yíng
zhōu
hán
shí
gèng
fēng
liú
hóng
chuán
mǎn
chuī
huā
wài
yǒu
gāo
lóu
qíng
nuǎn
dàn
yān
yóu
sān
qiān
fěn
dài
shí
èr
lán
gān
piàn
yún
tóu

译文

涌金门外的西湖,宛如仙境瀛洲,寒食节的时候,它越发风流。满湖的红船,满湖的歌吹,繁花似锦花外掩映高楼。丽日和煦,淡烟轻柔。人们恣意嬉游。仕女如云,偎依栏杆,花团锦簇。

逐句剖析

"涌金门外小瀛洲":涌金门外的西湖,宛如仙境瀛洲,

# 小瀛洲:西湖中小岛。,涌金门:西湖地名。

"寒食更风流":寒食节的时候,它越发风流。

"红船满湖歌吹":满湖的红船,满湖的歌吹,

# 红船:彩饰游船,即“画舸”。

"花外有高楼":繁花似锦花外掩映高楼。

"晴日暖":丽日和煦,

"淡烟浮":淡烟轻柔。

"恣嬉游":人们恣意嬉游。

# 嬉:游戏,玩乐。,恣:放肆,放纵。

"三千粉黛":仕女如云,

# 粉黛:美人。

"十二阑干":偎依栏杆,

# 阑干:栏杆。

"一片云头":花团锦簇。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诉衷情·寒食》是北宋词人仲殊创作的词作。此词以西湖寒食节为背景,上片开篇点明地点与时令,将西湖比作海上神山瀛洲,暗赞其秀美如西子。下片具体描绘游船如织、歌舞升平的湖光花色,烘托出恣意嬉游的节日氛围。全词以两组数字领起,极写美人如云、楼阁壮阔的游赏之盛,而结尾“一片云头”陡转,以佛理喻指繁华如浮云般虚幻,将热烈场景收束于空灵禅意,形成强烈反差。作品构思奇丽,语言清婉,既展现寒食节西湖的喧阗气象,又暗含对富贵荣华的超脱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僧人、词人

仲殊(?~?),北宋僧人、词人。俗姓张名挥,字师利,号蜜殊、安州老人、太平闲人、霅川空叟,安州(今湖北安陆)人。原为士子,因游荡不羁,被妻投毒羹中,几死,啖蜜而解,遂弃家为浮屠。出家后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他与苏轼友善,苏轼还为他写《安州老人食蜜歌》。仲殊能文善诗,词和诗皆操笔立就,尤善小词,每一阙出,人争传玩。其词清才丽藻,篇篇奇丽,字字清婉。《诉衷情·涌金门外小瀛洲》《念奴娇·水枫叶下》皆为名作。著有《宝月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诉衷情·寒食》一词收录于《唐宋词鉴赏辞典》(崇文书局,2015年11月版),该书由吴中胜、黄鸣主编,系中华经典诗文鉴赏丛书之一,精选历代词作并辅以精当评析,集中展现中华诗词艺术之精髓。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宋词,也是一首节令游赏词。此词以西湖寒食节为背景,借“红船”“粉黛”等热闹意象写尽寒食游春的盛况,通过虚实相生的意境转换,既展现了西湖寒食的喧闹气象,又暗含对世俗繁华的超越性思考,营造出“奇丽清婉而造境空灵”的艺术境界。

2. 写作手法

拟人:“寒食更风流”把西湖拟做西施般风流蕴藉,暗指寒食节游赏雅事的风流情致。用典:“一片云头”化用《维摩经》“身如浮云”的虚无思想,暗含对荣华易逝的禅悟。比喻:“涌金门外小瀛洲”,将西湖比作“小瀛洲”,海上神山通常是人们心中的仙境,以其比西湖,突出西湖如仙境般秀丽,同时“小”字又精准展现出西湖不同于海山的小巧精致之美。

3. 分段赏析

​​“涌金门外小瀛洲,寒食更风流”​点明地点与节令,以“小瀛洲”喻西湖,既暗合其山水相依的灵秀(如蓬莱、方丈等海上神山的缥缈特质),又以“小”字凸显西湖的婉约柔美。下句“寒食更风流”为全词眼目,​​“风流”一词双关,​​既拟人化西湖如西施般风流蕴藉,又暗指寒食节游赏雅事的风流情致;​​“更”字递进,强调寒食时节西湖胜景较平日更添独特韵致,为后文铺陈热闹场面埋下伏笔。“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以实写虚,勾勒西湖游赏盛况。“红船”与“风流”呼应,暗含笙歌缭绕的市井气息;​​“花外高楼”​​通过空间错位手法,将楼阁隐于花丛湖岸,与“晴日暖,淡烟浮”的朦胧天光共同构成层次丰富的画面,暗示游宴场所的华美。“晴日暖,淡烟浮”​以白描手法渲染春日西湖的清丽氛围。​​“晴日暖”​​直写阳光和煦,呼应“风流”的温润质感;​​“淡烟浮”​​以疏淡笔触描摹湖面薄雾,既强化空间纵深感,又为后文“一片云头”的禅意收束预留伏笔。“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结尾陡转空灵,融佛理于意象。​​“三千粉黛”​​夸张写美人如云,既呼应“风流”的香艳意象,又暗喻游众之盛;​​“十二阑干”​​:虚实相生,既指湖畔亭台栏杆,又与“高楼”呼应,暗示宴游场面的宏丽。两组数字形成递减节奏,由“满湖”聚焦至“阑干”,暗含对繁华表象的抽离审视。​​“云头”喻指​​:化用《维摩经》“身如浮云”与李白“彩云飞”诗意,将前文极写的喧阗盛景收束为瞬息幻灭的虚空;从具象的“红船”“高楼”到抽象的“云头”,完成“实—虚”的意境升华,暗含对富贵荣华如过眼云烟的佛理感悟,与开篇“风流”的世俗欢愉形成张力。

4. 作品点评

全词​​瑰奇清丽​​而​​意境空明​​,于歌咏西湖的诗词作品中​​独标风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绍昙《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一》

下一篇:宋·林景熙《孙供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