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红蔓引丝多少":浅红色的蔓草牵引出许多丝蔓,不知道有多少。
"剪青兰叶巧":修剪青色的兰叶,显得十分精巧。
"人向月中归":人们在月光下归去,
"留下星钿":留下了星星般的花钿,
"弹破真珠小":还弹破了如珍珠般细小的花朵。
"等闲不管春知道":平常人并不在意春天的到来。
"多著绣帘围绕":到处都挂着绣花的帘子来装饰。
"只恐被东风":只担心被东风吹过,
"偷得余香":偷走了花的余香,
"分付闲花草":把香气分给了那些普通的花草。
北宋僧人、词人
仲殊(?~?),北宋僧人、词人。俗姓张名挥,字师利,号蜜殊、安州老人、太平闲人、霅川空叟,安州(今湖北安陆)人。原为士子,因游荡不羁,被妻投毒羹中,几死,啖蜜而解,遂弃家为浮屠。出家后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他与苏轼友善,苏轼还为他写《安州老人食蜜歌》。仲殊能文善诗,词和诗皆操笔立就,尤善小词,每一阙出,人争传玩。其词清才丽藻,篇篇奇丽,字字清婉。《诉衷情·涌金门外小瀛洲》《念奴娇·水枫叶下》皆为名作。著有《宝月集》。
1. 分段赏析
上阕“轻红蔓引丝多少”这句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轻红的蔓草牵引出无数丝蔓的画面。“轻红”二字赋予了蔓草一种柔和的色彩,营造出一种轻盈、柔美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温柔。而“引丝多少”则暗示了蔓草的柔韧与绵长,给人以无限遐想,为整首词奠定了清新、细腻的基调。“剪青兰叶巧”中“剪”字用得极为巧妙,生动地描绘出青兰叶被修剪得精致、巧妙的情态。青兰叶本就清雅,经过修剪后更显灵动与别致。这一句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更透露出一种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美的独特感悟,使画面充满了灵动与生机。“人向月中归,留下星钿,弹破真珠小”这三句描绘了一幅春夜中人们归家的画面。“人向月中归”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月光的清辉为归途增添了一份诗意。而“留下星钿,弹破真珠小”则细腻地捕捉了归途中不经意间留下的美好痕迹,如星星般的花钿和如珍珠般的小花,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更增添了一种浪漫与梦幻的气息,使整首词充满了灵动与诗意。下阕“等闲不管春知道”表现出一种对春光的随意态度,似乎春天的来去并不需要刻意去关注,透露出一种超脱与自在。“多著绣帘围绕”则描绘出春天的细腻与繁盛,绣帘的华丽与春天的生机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富丽而清新的氛围。这两句通过对春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闲适态度。“只恐被东风,偷得余香,分付闲花草”结尾三句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只恐被东风,偷得余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担忧,东风虽能带来生机,却也可能带走花香,这种对时光流转的敏感捕捉,体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分付闲花草”则进一步暗示了美好被消散的无奈,将花香赋予了闲花草,也寓意着美好在不经意间被遗忘,增添了一丝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上一篇:宋·石孝友《惜奴娇·我已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