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óu
guō
shì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1
dòng
mén
gāo
ǎi
huī
táo
yīn
yīn
liǔ
fēi
jìn
shū
zhōng
guān
shè
wǎn
shěng
zhōng
niǎo
rén
chén
yáo
pèi
jīn
diàn
殿
fèng
tiān
shū
bài
suǒ
wéi
qiǎng
cóng
jūn
lǎo
jiāng
yīn
bìng
jiě
cháo

译文

高高的宫门和楼阁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桃李技叶茂密,柳絮随风飞舞。宫里响起稀疏的钟声官舍已晚,省署中鸟雀喳喳吏人渐稀。清晨你晃动玉佩步趋金殿,傍晚你手捧诏书叩拜宫里。我想勉力跟随你无奈年纪已衰老,将趁着养病脱掉朝衣。

逐句剖析

"洞门高阁霭余辉":高高的宫门和楼阁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

# 霭余辉:遮蔽住落日的光辉。霭,笼罩的样子。,洞门:指重重相对的宫门。

"桃李阴阴柳絮飞":桃李技叶茂密,柳絮随风飞舞。

# 阴阴:枝叶茂密的样子。

"禁里疏钟官舍晚":宫里响起稀疏的钟声官舍已晚,

# 禁里:禁中,意思是宫中门阁有禁,不是侍卫和朝官,不能随便进入。

"省中啼鸟吏人稀":省署中鸟雀喳喳吏人渐稀。

# 省:唐代在宫中置尚书、中书、门下三省,此指门下省。

"晨摇玉佩趋金殿":清晨你晃动玉佩步趋金殿,

# 趋:小步而行。,玉佩:官员身上佩带的玉石饰物。

"夕奉天书拜琐闱":傍晚你手捧诏书叩拜宫里。

# 拜琐闱:指毕恭毕敬地离开宫门。琐闱,镂刻有连琐图案的宫中侧门。,天书:皇帝的诏书。,奉:“捧”的本字。

"强欲从君无那老":我想勉力跟随你无奈年纪已衰老,

# 无那:无奈的意思。,从君:喻在朝做官。,强:勉强。

"将因卧病解朝衣":将趁着养病脱掉朝衣。

# 解朝衣:喻不再做官。,卧病:生病卧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酬郭给事》是唐代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为酬和之作,通过描绘宫廷景色及郭给事的日常活动,表达对郭给事的赞美,同时抒发自身感慨。诗的前两联借景烘托,“洞门高阁霭余辉,桃李阴阴柳絮飞”,描绘出宫廷傍晚的清幽之景;“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进一步渲染静谧氛围。后两联以对仗展现郭给事从早到晚的宫廷事务,“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尽显其忙碌与受重用。尾联笔锋一转,“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表达自己虽想效仿却因年老多病的无奈。整首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含蓄蕴藉地传达情感,体现了王维诗的精巧构思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酬郭给事》由王维创作。王维一生仕途起伏,长期在官场任职,对宫廷生活和官员行事颇为熟悉。此诗为酬答郭给事而作,旨在表达对郭给事的称誉,同时借诗抒发自身感慨。当时王维身处宫廷官场环境,目睹郭给事在宫中地位尊崇且政务得当,如诗中描绘其从早到晚在宫廷的忙碌与荣耀,“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而王维自己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渐衰,虽仍在官场,却萌生退意,尾联“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便体现了这种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酬和诗。描绘了宫廷傍晚时分洞门高阁笼罩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飘飞,以及官舍中疏钟传来、啼鸟声声、吏人稀少的清幽景象,展现郭给事从早到晚在宫廷中“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的忙碌且荣耀的工作场景。借这些景象与场景,既表达了对郭给事的赞美,又透露出自己因年老体衰,虽想追随效仿却力不从心,只能无奈解下朝衣辞官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洞门高阁霭余辉,桃李阴阴柳絮飞”借宫廷楼阁在余晖笼罩,桃李、柳絮之景,营造清幽氛围,既暗示郭给事所处环境优越,也为全诗定下宁静基调,透露出对宫廷生活的某种情感。细节描写:“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中用“趋”“拜”等动作细节,生动描绘出郭给事早朝和晚归时的恭谨样子,展现其官职显要。

3. 分段赏析

首联“洞门高阁霭余辉,桃李阴阴柳絮飞”,描绘了宫廷中洞门高阁被夕阳余晖笼罩,桃李枝叶繁茂,柳絮纷飞之景。“霭余辉”营造出柔和而宁静的氛围,“桃李阴阴”展现出春日的生机与繁茂,此句通过描写宫廷傍晚的景色,为后文人物活动铺垫环境,从侧面暗示郭给事所处环境的优越与尊贵。颔联“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禁里”“省中”点明地点为宫中及郭给事所在官署,“疏钟”“啼鸟”以声衬静,突出傍晚时分官舍的清幽静谧,“吏人稀”则表明此时公务渐少,进一步渲染宁静氛围,同时暗示郭给事政务清简、地位不凡。颈联“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对仗工整,从时间角度,描绘郭给事一天的活动,早上身佩玉佩恭敬地快步走向金殿朝拜皇帝,傍晚则捧着皇帝诏书在宫门宣读,展现出郭给事深受皇帝信任,在宫中的忙碌与荣耀。尾联“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笔锋一转,诗人自叹虽想效仿郭给事,无奈年老体衰,只能因卧病而解下朝衣辞官,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感慨,与前文对郭给事的描写形成情感上的对照。

4. 作品点评

《酬郭给事》是王维酬和诗中的佳作,展现了其高超的诗歌技艺。在写作特色上,语言凝练且对仗精巧,颔联与颈联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美与节奏感,生动地描绘出宫廷场景与人物活动。借景抒情的运用也极为巧妙,通过对宫廷景色的描写营造氛围,含蓄传达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颐云:看渠结中下字,乃见盛唐温厚。右丞善作富丽语,自其胸怀本色,开门便是。结语深厚,作者少及。

宋刘辰翁《王孟诗评》

# 趣得闲适,中四语秀整有度。

明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

# 结语多少蕴藉,令人一唱三叹。岑嘉州《西掖省》诗后四与此略同,但结语太直,为不及耳。

明李沂《唐诗援》

# 三四不妨清老。

明陆时雍《唐诗镜》

# 意深语厚,温雅之章。陈继儒曰:韵致高迥,自动奇眼。

明末清初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起语闲雅,三四深秀,五六峻整。

明末清初唐汝询《唐诗解》

# 看他写馀晖,却从“洞门高阁”字着手,此即“反景入深林,复照青笞上”文法,自馀晖从洞门穿入,倒照高阁也。再加“桃李”句,写馀晖中一人闲坐,真是分明如画。再如禁钟、省鸟,写此花阴柳絮中间闲坐之一人,方且与时俱逝,百事都指,真又分明如画也。前解先生自道,比来况味,只得如此。后解始酬郭给事也。言摇玉佩,奉天书,与君同事,岂不夙愿?然晨趋夕拜,老不堪矣。诵之使人油然感其温柔敦厚,不觉平时叫嚣之气皆失也。

明末清初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 岑诗“官拙自悲白头尽,不如岩下掩荆扉”、以“官拙”二字顺带,此以“朝衣”二字倒煞,同一法。三字关锁。倘作“返岩扉”“未尝不是,而局稍散矣。细心人试参之(“将因卧病”句下)。

清毛张健《唐体馀编》

# 前四夜之寓直寂寞,浑涵不露。五六昼之公务不闲,逼出七八欲谢病,和平典雅,具自与然之致。

清屈复《唐诗成法》

# 陈稽留曰:疏雅不群,试讽三四,风情独绝。

清卢麰、王溥《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 起句不可太平,熟读此种可思。清俊温雅。

清吴煊、黄培芳《唐贤三昧集笺注》

# 吴汝纶曰:收见右丞高致。

清高步瀛《唐宋诗举要》

# 凡赠诗须切适人地位。给事在殿中,故发句上句曰“洞门高阁”,起便壮丽;下句倍极风华。颔联“禁里疏钟”“省中啼鸟”,写景。颈联晨趋金殿、夕拜琐闱,写事。落句言未尝不欲从君,只以年老卧病,故解下朝衣而将老也。摩诘两居给事中,故尔云云。起联、颔联、颈联俱华贵,落句尤极蕴藉。题为摩诘《酬郭给事》,在摩洁口中必须推重给事。此即尊题之法,如李颀《宿莹公禅房闻梵》一首,落句云“始觉浮生无住著,顿令心地欲皈依”,与此将毋同。(品)庄丽。

清朱宝莹《诗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维《杂诗》

下一篇:唐·刘商《酬问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