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山阿子":捎话给那居住在山坳里的人,
"何日出幽篁":你什么时候能走出那片幽深的竹林。
"兰衣蕙带":穿着用兰草做的衣裳、系着用蕙草编的带子,
"为我独立万寻冈":请你为我伫立在那万丈高的山冈上。
"头上青天荡荡":头顶是广阔无边的青天,
"足下白云霭霭":脚下是云雾缭绕的白云,
# 足下白云霭霭:一作“足下白云霭”。
"和气自悠扬":平和舒畅的气息自然地飘荡。
"一阵东风至":一阵东风吹来,
"灵雨过南塘":及时的雨飘过南边的池塘。
"招山鬼":召唤山神,
"吊河伯":凭吊河神,
"俟东皇":等候春神的到来。
"朱宫紫阙":那红色的宫殿、紫色的宫阙,
"何事宛在水中央":为什么仿佛坐落在水的中央。
"长望龙辀雷驾":久久眺望那龙驾雷车的奇景,
"凭仗箫钟交鼓":依靠着箫声、钟声和交相鸣响的鼓声,
"宾日出扶桑":迎接从扶桑升起的太阳。
"我乃援北斗":我就举起北斗七星(做成的勺子),
"子亦射天狼":你也弯弓搭箭射向那凶恶的天狼星。
南宋文学家
汪莘(1155~1227),南宋文学家。字叔耕,号柳塘、方壶居士,休宁(今属安徽)人。宋宁宗嘉定年间,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汪莘善诗词,诗学李白,不乏清新之作。他也长于作词,尤喜苏轼、朱敦儒、辛弃疾之作。《四库全书总目》称他“所作稍近粗豪”。代表作品有《击鼓行》《游甘露寺》。著有《方壶存稿》。
1. 分段赏析
上片以“寄语山阿子”起笔,引出“山阿子”这一神秘形象,仿佛在与一位隐于山林的贤者对话。“兰衣蕙带”的雅致装扮,赋予“山阿子”如香草般清雅高洁的气质,“为我独立万寻冈”则勾勒出其伫立在高冈之上的挺拔身影,既有邀约之意,又暗含对高尚品格的推崇。“头上青天荡荡,足下白云霭霭”两句,以开阔的视角描绘出苍天广阔、白云缭绕的景象,营造出空灵悠远、平和舒畅的氛围,“和气自悠扬”更是将这份宁静悠然的意境推向极致。随后“一阵东风至,灵雨过南塘”,东风带来生机,灵雨滋润大地,为画面增添了灵动的气息,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之美与理想中高尚人物的深深向往。下片笔锋一转,转入奇幻的想象世界。“招山鬼,吊河伯,俟东皇”,呼唤山神、凭吊河神、等候春神,一系列与神灵相关的场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神域。“朱宫紫阙,何事宛在水中央”,那华美的宫殿似在水中若隐若现,既增添了朦胧的美感,又暗含对理想境界的探寻。“长望龙辀雷驾,凭仗箫钟交鼓,宾日出扶桑”,描绘出期待神龙驾车、雷声轰鸣,伴着钟鼓齐鸣迎接日出东方的壮阔场景,寄托着对光明与希望的向往。结尾“我乃援北斗,子亦射天狼”,以豪迈的笔触直抒胸臆,“援北斗”象征着掌控乾坤的气魄,“射天狼”则暗指抗击外敌的壮志,展现出昂扬的斗志与强烈的报国豪情,将全词的情感推向高潮,极具感染力。
上一篇:宋·石孝友《惜奴娇·合下相逢》
下一篇:宋·吴文英《鹧鸪天·化度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