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lóng
zhōu
yuàn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lǎo
yuǎn
xíng
zhī
fēi
děi
jià
yán
dāng
sòng
huī
néng
zhǐ
rén
shuí
bié
zuò
pín
zhì
xíng
fàn
tāo
guò
péng
héng
tūn
zhōu
lín
xiào
jiǎo
guǐ
fàn
diàn
chuī
zhào
àn
pàn
táng
shí
yóu
xìng
miǎn
chī
chuí
tíng
cān
zhí
nǎi
chǐ
wéi
zhōu
dàn
yǐn
zhōu
shuǐ
qián
fēn
míng
shuí
néng
chán
huǐ
fèng
jià
ā
shì
jiāo
yuán
shí
yíng
yòng
niàn
gān
zhǐ
chuān
穿
tīng
zhǒu
cóng
jiàn
zhǐ
shān
mén
suī
bèi
cháo
guī
shè
què
shuì
měi
gōng
míng
wèi
zhòng
lǐn
ruò
qiáo
yuè
zhì
tōng
jiā
huò
wàng
yàn
jiàn
róng
qiè
yǒu
suǒ
yòu
ruò
yáng
chéng
zhāi
qīng
jiè
shì
wén
rén
yán
sān
guī
ěr
dàn
wèn
shì
guà
chǐ
齿
zhōu
yǒu
shì
hǎo
jìng
shū
nǎi
xiāng
wéi
néng
wén
shí
jiān
cāo
xiāng
cóng
miǎn
jiǎng
xué
shì
zài
lěi
rén
běn
cháng
dǎo
zhī
jūn
sān
nián
guī
tǎng
wèi
jiāng
zhōng
yǒu
pín
shū
zhǐ

译文

我年岁已老,你离家远行,我知道你是没有办法的。将驾车送别你,我老泪纵横,不能控制。人谁愿意离别啊,因为贫困才这样。你这次远行要经过钱塘江,冒江涛风险,依次再过鄱阳湖。波浪中游弋着可以吞舟的大鱼,林中呼啸着一只脚的鬼魂。荒郊野外要到什么店去寄宿吃饭呢?孤舟又在何处靠岸呢?判习虽然位卑,还有幸可以免受鞭打之辱;公堂谒见长官,有什么羞辱,玩忽职守,才是可耻的行为。你身为吉州的官吏,只饮吉州水;一文钱也要公私分明,谁还能够肆意诋毁你呢?积攒下你的俸禄钱给你的长女阿惜做嫁妆,选择好老师教你长子元礼。我的吃饭问题可以自己解决,不必挂心。穿衣听其露肘,鞋破任其露指;出门虽被人笑话,但是回家睡觉还是甜美的。益国公周必大位高名重,像高山般巍然矗立;你凭着世交旧好,或许能够拜见他。见到就足够荣幸了,切忌不可有所企求。又如杨诚斋杨万里,清廉耿直没人能比。听了世俗人的话语,就要洗耳三天;你只可问候起居安宁,别的事情切勿开口。陈希周是世交好友,杜敬叔是同乡。他们不但能诗善文,而且品行高尚;跟随他们,勉励自己,讲求学问,要知事业在于积累。仁义本来就没有常道,能实践就是君子。你一去三年才回来,如果我还没有死,你要时常托付江中的鲤鱼,捎书信回家。

逐句剖析

"我老汝远行":我年岁已老,你离家远行,

"知汝非得已":我知道你是没有办法的。

"驾言当送汝":将驾车送别你,

# 驾言当送汝:是说要驾车送子龙之行。言:助词,无实义。

"挥涕不能止":我老泪纵横,不能控制。

"人谁乐离别":人谁愿意离别啊,

"坐贫至于此":因为贫困才这样。

# 坐:因为。

"汝行犯胥涛":你这次远行要经过钱塘江,冒江涛风险,

# 犯:冒犯。

"次第过彭蠡":依次再过鄱阳湖。

# 彭蠡:今江西省境内的鄱阳湖。,次第:接着。

"波横吞舟鱼":波浪中游弋着可以吞舟的大鱼,

# 吞舟鱼:能将一条船吞下去的鱼,特大的鱼。

"林啸独脚鬼":林中呼啸着一只脚的鬼魂。

# 独脚鬼:即夔,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物,形状像牛,只有一只脚。

"野饭何店炊":荒郊野外要到什么店去寄宿吃饭呢?

"孤棹何岸檥":孤舟又在何处靠岸呢?

# 檥:靠岸停船。,孤棹:即孤舟。

"判司比唐时":判习虽然位卑,

"犹幸免笞箠":还有幸可以免受鞭打之辱;

# 笞箠:鞭打。

"庭参亦何辱":公堂谒见长官,有什么羞辱,

# 庭参:当时属吏在公堂上谒见长官,有一定的仪式,称为庭参。

"负职乃可耻":玩忽职守,才是可耻的行为。

# 负职:不称职。

"汝为吉州吏":你身为吉州的官吏,

"但饮吉州水":只饮吉州水;

"一钱亦分明":一文钱也要公私分明,

"谁能肆谗毁":谁还能够肆意诋毁你呢?

# 肆谗毁:任意说坏话,加以证蔑。

"聚俸嫁阿惜":积攒下你的俸禄钱给你的长女阿惜做嫁妆,

# 阿惜:子龙的女儿。

"择士教元礼":选择好老师教你长子元礼。

# 择士教元礼:元礼,子龙长子。这是说要给元礼选一个好老师。

"我食可自营":我的吃饭问题可以自己解决,

# 营:安排。

"勿用念甘旨":不必挂心。

# 甘旨:好吃的东西,特指子女奉献给父母的食品。

"衣穿听露肘":穿衣听其露肘,

"履破从见指":鞋破任其露指;

"山门虽被嘲":出门虽被人笑话,

"归舍却睡美":但是回家睡觉还是甜美的。

"益公名位重":益国公周必大位高名重,

"凛若乔岳峙":像高山般巍然矗立;

# 乔岳:高山。

"汝以通家故":你凭着世交旧好,

"或许望燕几":或许能够拜见他。

# 燕几:一种可以伏在上面休息的工具。,或许:也许会被允许。

"得见已足荣":见到就足够荣幸了,

"切勿有所启":切忌不可有所企求。

# 启:请求。

"又若杨诚斋":又如杨诚斋杨万里,

# 杨诚斋:杨万里的别号。

"清介世莫比":清廉耿直没人能比。

# 清介:清高而耿直。

"一闻俗人言":听了世俗人的话语,

"三日归洗耳":就要洗耳三天;

"汝但问起居":你只可问候起居安宁,

# 问起居:问安。

"余事勿挂齿":别的事情切勿开口。

# 挂齿:犹放在嘴上,即说到。

"希周有世好":陈希周是世交好友,

# 世好:世交,即上辈子有交情,指希周和自己是朋友。,希周:姓陈,这时在吉州。

"敬叔乃乡里":杜敬叔是同乡。

# 乡里:同乡。,敬叔:姓杜,这时也在吉州。

"岂惟能文辞":他们不但能诗善文,

"实亦坚操履":而且品行高尚;

# 坚操履:坚持正直的操守和行为。

"相从勉讲学":跟随他们,勉励自己,讲求学问,

# 相从:指与陈、杜来往。

"事业在积累":要知事业在于积累。

"仁义本何常":仁义本来就没有常道,

# 仁义本何常:是说仁义并非出自天生,为某些人所常有。

"蹈之则君子":能实践就是君子。

# 蹈之则君子:只要认真实践,就可以成为一个品德完美的君子。

"汝去三年归":你一去三年才回来,

# 三年归:唐、宋制度,官吏一般三年任满,另调工作。

"我傥未即死":如果我还没有死,

# 傥:也许。

"江中有鲤鱼":你要时常托付江中的鲤鱼,

"频寄书一纸":捎书信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子龙赴吉州掾》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诗中,陆游希望儿子子龙三年任满后即刻回家团聚,也盼望他常写家信。这是一位慈爱、正直的老父亲对因贫困不得不去远方谋生的儿子的临别叮嘱,字里行间蕴含着苦恼、宽解、记挂、担心、告诫与劝勉,语重心长,尽显至情。诗歌语言质朴无华,却以其本真的情感打动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送子龙赴吉州掾》由南宋诗人陆游所作。当时,陆游之子陆子龙因需谋生,将赴吉州(今江西吉安县)担任司理参军一职,掌管公狱等事务。南宋宁宗嘉泰三年(1202)春,陆子龙启程赴任,陆游遂写诗为其送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诗中先写离别之愁与对儿子途中安危的牵挂,叮嘱其保重;继而从断案审慎、守责清廉、公私分明等方面给予为官处世教诲;又以自甘清贫之态宽解儿子,劝其向贤达学习、躬行仁义;结尾盼子常寄家信呼应开篇。全诗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爱与谆谆期许,亦彰显诗人耿介刚直的人格与报国情怀。

2. 分段赏析

“我老汝远行,知汝非得已。”开篇即点明离别之由——“我老”与“汝远行”形成鲜明对比,看似平淡却饱含无奈。“驾言当送汝,挥涕不能止。人谁乐离别,坐贫至于此。”“驾言”呼应“远行”,写父亲强撑体力相送;“挥涕不能止”直白地展现离别时的悲痛,凸显舐犊情深。“人谁乐离别”以反问强化情感,最后归因为“坐贫”,将个人情感与现实困境结合,既抒骨肉之情,亦隐射世道艰辛。“汝行犯胥涛,次第过彭蠡。波横吞舟鱼,林啸独脚鬼。”“胥涛”指钱塘江潮,“彭蠡”即鄱阳湖,诗人以途经的险地代指旅途漫长艰险。“吞舟鱼”“独脚鬼”用夸张意象渲染自然环境的险恶,既是对儿子行程的担忧,亦暗含对世途风波的隐喻,体现父亲对儿子安危的牵念。中间几句,“野饭何店炊?孤棹何岸檥?”以两个疑问句细述细节:“野饭何店”关切饮食温饱,“孤棹何岸”忧虑停泊安全。口语化的表达如拉家常,将抽象的担忧转化为具体的生活牵挂,画面感极强,足见父爱入微。“判司比唐时,犹幸免笞箠;庭参亦何辱,负职乃可耻。”“判司”指州郡属官,诗人将宋代幕僚与唐代对比,宽慰儿子“幸免笞打”常受上官责罚,体现对官职卑微的豁达态度。直言“庭参”并非耻辱,“负职”才是可耻,教导儿子看淡官场尊卑,以尽职为根本,凸显务实的为官之道。“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一钱亦分明,谁能肆谗毁?”“但饮吉州水”化用“饮贪泉而觉爽”典故,告诫儿子为官须清廉自守,不贪分毫。指出清廉是抵御谗言的根本,将道德修养与处世智慧结合,体现陆游“以廉立世”的价值观。“聚俸嫁阿惜,择士教元礼。我食可自营,勿用念甘旨。”交代家庭责任:“聚俸嫁阿惜”、“择士教元礼”,体现父亲对子女的长远规划。“我食可自营,勿用念甘旨”则宽慰儿子,彰显自立与体谅,暗含“先公后私、克己奉公”的家风。“衣穿听露肘,履破从见指;山门虽被嘲,归舍却睡美。”以“衣露肘”“履见指”刻画生活清贫,却以“听”“从”二字表现坦然接受的态度。“山门被嘲”与“归舍睡美”对比,突出“问心无愧则俯仰自安”的人生哲学,传递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最后几句“益公名位重,凛若乔岳峙;汝以通家故,或许望燕几,得见已足荣,切勿有所启。”“益公”指周必大时任宰相,“乔岳峙”形容其地位崇高。诗人虽认可通家之谊,但强调“得见已足荣”,严禁儿子借机请托。体现陆游不攀附权贵、自尊自爱的处世原则,教导儿子以气节为重,勿存投机之心。“又若杨诚斋,清介世莫比,一闻俗人言,三日归洗耳;汝但问起居,余事勿挂齿。”“杨诚斋”即杨万里,以清廉耿介著称。“洗耳”用许由典故,极言其厌憎俗尘,诗人以此为标杆,要求儿子对俗人俗事“但问起居,余事勿挂齿”。传递“远离是非、洁身自好”的处世智慧,凸显对品德纯粹性的追求。“希周有世好,敬叔乃乡里,岂惟能文辞,实亦坚操履;相从勉讲学,事业在积累。”“希周”、“敬叔”,诗人推荐儿子与才德兼备者交往,强调“相从勉讲学”。指出“事业在积累”,反对急功近利,体现陆游对学问、德行“厚积薄发”的重视,暗合儒家“博学笃行”思想。结尾“仁义本何常,蹈之则君子。汝去三年归,我傥未即死,江中有鲤鱼,频寄书一纸。”全诗收束于核心教诲:“仁义”并非抽象概念,践行之即为君子,点明儒家伦理的实践本质。结尾以“江鲤寄书”的民间意象表达对儿子归期的期待与日常牵挂,将宏大的道德训诫与细微的亲情渴望结合,余韵悠长。这首诗从离别之痛到旅途担忧,再到为官、为人、为学的层层教诲,最后以亲情叮嘱收束,情感由感性渐入理性,却始终贯穿父爱的深沉。以“清廉、尽职、守节、勤学”为核心,融合儒家伦理与生活智慧,既体现士大夫的道德追求,亦展现普通父亲对子女的拳拳之心。

3. 作品点评

这首诗将教诲与劝勉交融,文辞朴实而情感真挚强烈,极具动人力量。所谓“文如其人”,陆游对儿子的殷切叮嘱,既展现了他耿介刚直的人格底色,也映射出诗人“国重家轻、忠孝难全”的赤诚报国之心,是其人生信念与精神境界的真实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任希夷《荷花》

下一篇:宋·释智朋《偈倾一百六十九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