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吞平野":细密的雨丝弥漫并笼罩着广阔的原野,
"余寒勒早春":残留的寒意还在抑制着早春的暖意。
"未增豪饮兴":没有增添畅快豪饮的兴致,
"先著苦吟身":却先沉浸在苦苦吟诗的状态中。
"幽径萱芽短":幽静的小径旁,萱草的嫩芽刚刚长出还很短,
"方桥柳色新":方形的桥边柳树呈现出清新的绿色。
"闭门非为老":我闭门不出并不是因为年老体弱,
"半世是闲人":半生以来,我就一直是个无所作为的闲人啊。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细雨吞平野,余寒勒早春”“幽径萱芽短,方桥柳色新”等春雨中的景色,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展现了早春的特点和氛围,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境。
2. 分段赏析
《春雨》首联“细雨吞平野,余寒勒早春”:开篇描绘了一幅细雨弥漫、笼罩平野的画面,“吞”字生动地写出了细雨的弥漫之势。“余寒勒早春”则点明此时春寒未消,“勒”字形象地表现了春寒对春天的阻碍,营造出早春特有的氛围。颔联“未增豪饮兴,先著苦吟身”:写诗人在这样的春雨情境下,没有产生豪饮的兴致,而是沉浸在苦吟之中,体现了诗人此时的心境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颈联“幽径萱芽短,方桥柳色新”:描绘了幽僻小径中萱草刚发出短短的嫩芽,方桥边柳树呈现出新绿的颜色,细腻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尾联“闭门非为老,半世是闲人”:诗人解释自己闭门不出并非因为年老,而是感慨自己半世以来都是个闲人,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半生闲居的感慨,蕴含着一种壮志未酬、时光虚度的无奈与惆怅。
下一篇:宋·苏辙《仙游潭五首·玉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