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醒开门雪满山":酒醒后推开门,白雪覆盖整片山野,
"径穿疏竹上危栏":穿过竹林小径,登上高耸的栏杆。
"溪山与我俱我画":溪流山峦与我共绘一幅画卷,
"草树惟梅大耐寒":草木中独有梅花最耐严寒。
"留伴夜深银凿落":留它(梅)伴我深夜,如银杯珍贵,
"莫缘春近玉阑珊":莫因春日临近就如玉器凋零。
"老枝擎重供诗嚼":苍劲老枝承载厚重,供我品嚼诗思,
"一洗相如渴肺肝":洗净司马相如般的渴慕与烦闷。
南宋后期诗坛大家
方岳(1199~1262),南宋文学家。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进士,官至朝散大夫。方岳被视为南宋“江湖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从江西诗派入手,后受杨万里、范成大影响,风格疏朗淡远,语言清新,不作艰涩之辞,而喜组织故事成语作新巧对偶。词风近辛弃疾一派,慷慨豪壮,也有散文化及用经史语入词的倾向。文章议论畅达,四六偶对精切,为时人称道。代表作品有《山中》《感怀》《喜迁莺·和余义夫行边闻捷》《与赵端明书》等。著有《秋崖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酒醒开门雪满山,径穿疏竹上危栏”,以动态场景开篇,“酒醒开门”瞬间展现雪覆群山的视觉画面,凸显冬日清晨的凛冽与壮阔。“径穿疏竹”暗含诗人踏雪独行的孤高形象,竹枝疏落与积雪覆盖形成对比,“上危栏”的动作则暗示登高远眺的逸兴,为全诗奠定清寂基调。颔联“溪山与我俱成画,草树惟梅大耐寒”,运用拟人手法,将溪山、草树与诗人共构为“画”,强调自然与主体的交融。“惟梅大耐寒”以梅花为焦点,在草木凋零的寒冬中突出其傲寒品格。“大”字凝练有力,既赞梅之坚韧,亦隐喻诗人自身孤傲不群的精神气质。颈联“留伴夜深银凿落,莫缘春近玉阑珊”,“银凿落”喻指积雪坠落如银屑,赋予夜境晶莹剔透的质感;“玉阑珊”则以玉喻梅,写其凋零之态。前句劝梅留驻冬夜,后句担忧其因春近凋谢。矛盾心理既表达对寒梅的珍视,更深层流露对高洁品格消逝的隐忧,情感由景入情。尾联“老枝擎重供诗嚼,一洗相如渴肺肝”,“老枝擎重”以枯枝负重积雪的意象,呼应梅之刚毅;“供诗嚼”化实为虚,将梅枝比作诗材,凸显创作冲动。尾句借司马相如消渴症(糖尿病)的典故,喻指梅花涤荡胸中郁结,赞其疗愈精神的力量,将物我交融推向高潮。
上一篇:宋·曾巩《西湖二首(其二)》
下一篇:宋·姚述尧《归国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