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娥画扇中":清明日的清晨,清蛾飞舞,色彩斑斓,犹如在画扇中一样。
# 清娥:一作“清蛾”。清,不仅写娥美,而且点出了日期是清明,时间是清晨。
"春树郁金红":桃树满园,桃花和郁金花竞相开放,红遍了田野。
# 春树:指桃树。
"出犯繁花露":人们兴冲冲结伴踏青,出发时看到露水在各色花瓣上颤颤欲滴。
# 犯:踏青。,出:外出。
"归穿弱柳风":归来时领略到微风穿过柳丝拂面而来。
"马骄偏避幰":骄傲的马匹在帐帏旁昂首嘶鸣。
# 幰:帐帏。
"鸡骇乍开笼":鸡群从刚打开的笼子里争先恐后地窜出来,“咯咯咯”地叫着,四处觅食。
"柘弹何人发":不知是谁瞄准鸟儿在发射飞弹?
# 柘弹:用弹弓发射的飞弹。
"黄鹂隔故宫":黄鹂赶紧飞入隔墙的庭院,在房顶上宛啭鸣叫,仿佛说:人们啊,请不要伤害我们,不要破坏大自然的和谐吧。
# 宫:庭院里的房子。在秦始皇之前,比较豪华的房子皆可称宫,一般人亦可称朕。后来“宫”成为皇宫的专用词,“朕”成为皇帝的专用词。现在“宫”的含义有所扩大,如少年宫、青年宫等。,隔:庭院隔墙。
晚唐诗人,花间词派鼻祖
温庭筠(801?~ 866?),唐代诗人、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至国子助教。温庭筠为晚唐词坛巨擘,为词史上大力写词的第一人,大都收入《花间集》。其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与韦庄并称“温韦”。词的题材取向以男女情爱、相思恨别为主,注重表现女性的容貌情怀;语言追求秾艳华丽。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今存乐府诗、咏史诗、山水行旅诗等。又工骈文,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菩萨蛮》《春愁曲》《商山早行》等。 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另著有传奇小说集《乾𦠆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清明时节的五言律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春色、仕女踏青、马匹奔腾等场景,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生机,突破了传统清明诗的哀伤基调,呈现“别样”清明图景。
2. 分段赏析
首联:以“清娥”拟蝶舞轻盈之态,与“画扇”呼应,呈现春日如画般的视觉美感;“春树”“郁金红”则通过浓烈色彩勾勒出桃红柳绿、万物生长的盎然春意。比喻与色彩渲染结合,动静相生,奠定全诗明丽基调。颔联:前句写踏青时繁花沾露的晶莹之景,后句以“弱柳风”表现归途中的柔美动态,展现清明出游的闲适与自然交融的意趣。通过“出”与“归”的对比,隐含时间流转中的游春之乐,烘托节日的轻松氛围。颈联:描绘马匹昂首避幰、鸡群惊飞出笼的生动场景,侧面反映踏青人群的喧闹与市井活动的热烈。通过动物动态暗喻节日中人们的欢快情绪,以细节刻画烘托整体画面感。尾联:由柘弹惊飞黄鹂的插曲,引出黄鹂飞入“隔故宫”的结局,巧妙收束游春场景,留下余韵。黄鹂的逃离既暗示自然与人事的短暂冲突,又以“隔故宫”的疏离感点出繁华背后的历史苍凉。
3. 作品点评
《清明日》以清明踏青为核心,通过“繁花露”“弱柳风”“柘弹黄鹂”等意象,展现自然与人居交织的节日图景,兼具田园野趣与市井烟火气,此诗以明快笔触描绘春日生机,将清明从祭扫哀思转向游赏之乐,凸显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细腻观察。
上一篇:唐·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下一篇:唐·刘驾《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