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初经社":风雨刚过春社。
"子规声里春光谢":杜鹃声中春光消逝。
"最是无情":最是无情的,
"零落尽、":全都凋零落尽了、
"蔷薇一架":一架子蔷薇。
"况我今年":何况我今年,
"憔悴幽窗下":在幽静的窗下日渐憔悴。
"人尽怪、":人们都奇怪、
"诗酒消声价":我诗酒方面的名声降低了。
"向药炉经卷":我对着药炉和经卷,
"忘却莺窗柳榭":早已忘却了黄莺啼鸣的窗下和柳丝飘拂的台榭。
"万事收心也":凡事都已收心了。
"粉痕犹在香罗帕":香罗帕上的泪痕还在。
"恨月愁花":过去那些怨月愁花的情绪,
"争信道、":谁能相信、
"如今都罢":如今全都作罢。
"空忆前身":徒然追想从前,
"便面章台马":手持团扇在章台走马的日子。
"因自来、":自然是自己、
"禁得心肠怕":禁受住了那份内心的害怕。
"纵遇歌逢酒":纵然遇到歌宴酒会,
"但说京都旧话":也只说些京城往日的旧话。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暮春感怀词,描绘了风雨社日、子规啼春、蔷薇凋零的衰败景象与词人幽窗憔悴、药炉经卷的孤寂生活,表达了词人壮志消磨、华年不再的深沉悲凉,以及强自收敛心性却难抑旧痕的复杂心绪。
2. 分段赏析
上片“风雨初经社。子规声里春光谢。最是无情,零落尽、蔷薇一架。况我今年,憔悴幽窗下。人尽怪、诗酒消声价。向药炉经卷,忘却莺窗柳榭。”开篇“风雨初经社,子规声里春光谢”,以春社过后的风雨、杜鹃啼鸣起笔,点明时节,暮春已至,春光将尽。“最是无情,零落尽、蔷薇一架”,特写满架蔷薇凋零的惨状,“零落尽”三字直白而沉痛,既写花之衰,也暗喻人生的衰败。“况我今年,憔悴幽窗下”,由景入情,转向自身:如今病卧幽窗之下,容颜憔悴。“人尽怪、诗酒消声价”,点出外界的疑问,为何昔日诗酒风流的名声日渐消减?“向药炉经卷,忘却莺窗柳榭”终日与药炉、经卷为伴,早已将过去赏莺观柳的诗意生活抛在脑后。下片“万事收心也。粉痕犹在香罗帕。恨月愁花,争信道、如今都罢。空忆前身,便面章台马。因自来、禁得心肠怕。纵遇歌逢酒,但说京都旧话。”“万事收心也”,一句总括心境变化,宣告对过往的告别。“粉痕犹在香罗帕”,特写香帕上残存的泪痕,勾起旧日回忆,却又以“恨月愁花,争信道、如今都罢”转折,那些伤春悲秋的情绪,如今已全然作罢,反问语气中透着历经沧桑后的释然。“空忆前身,便面章台马”,追忆年少时在京城章台路上骑马的风流往事,“空忆”二字道尽虚幻。“因自来、禁得心肠怕”,点明收敛心绪的缘由:是自己禁受住了往事带来的心惊与伤痛。结尾“纵遇歌逢酒,但说京都旧话”,即便身处宴饮场合,也只淡淡谈论京城旧事,再无昔日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