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弄巧补残山":东风施展巧妙手段,为残山增添生机,
"一夜吹添玉数竿":一夜之间就吹生出几竿如玉般的新竹。
# 玉:指竹。,吹添:一夜风吹笋生竹长,指“东风弄巧”。
"半脱锦衣犹半著":新竹的笋壳一半已经脱落,一半还附着在竹身上,
# 锦衣:指鲜艳华美的笋壳。
"箨龙末信没春寒":新竹不相信春天还会寒冷,依然努力生长。
# 末信:犹不信。,箨龙:竹笋一别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1. 写作手法
拟人:“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弄巧”一词将东风拟人化,仿佛东风有意施展巧妙手段,在一夜之间让新竹增添数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东风的灵动以及新竹生长的迅速,使诗歌充满生机与趣味。细节描写:“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没春寒”,细致地描写了新竹半脱笋壳的状态,“半脱”“半著”将新竹的形态刻画得栩栩如生,同时“未信没春寒”通过细节展现新竹不惧春寒的特点,使新竹的形象更加立体。
2. 分段赏析
《新竹》首句描绘东风好像施展巧妙手段,为残山增添生机。“弄巧”赋予东风人的行为,生动地展现出东风的活力,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为新竹的出现营造了美好的氛围。次句紧承上句,说明在东风的吹拂下,一夜之间就增添了几竿像玉一样的新竹。突出了新竹生长的迅速,也体现出春天万物生长的蓬勃态势,表达了诗人对新竹生长的惊喜。第三句聚焦新竹,描写它的笋壳一半已经脱落,一半还附着在竹身上的状态。“锦衣”形象地比喻笋壳,通过这一细节描写,展现出新竹独特的形态美。末句中“箨龙”指代新竹,意思是新竹不相信春天还会寒冷,依然努力生长。通过这一描写,表现出新竹不惧春寒的顽强生命力,深化了诗歌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