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晴云舒复卷":天边的云卷云舒,
# 天际:天边。
"庭中风絮去还来":庭院中的风携着柳絮飘来飘去。
# 絮:柳絮。
"人生自在常如此":逍遥自在的人生也常常像这样,
"何事能妨笑口开":有什么事能妨碍笑口常开呢?
# 妨:妨碍。,何事:什么事。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杂感(其二)》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将对人生的思考融入自然景象之中。诗中描绘天际晴云舒卷自如,庭中风絮去而复来,展现出自然万物的变化无常。通过这些景象,诗人揭示出人生也如自然般,各种起伏波折皆为常态的道理,无需过度忧虑。围绕着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展开,陆游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劝诫人们在面对生活困境时,要保持开放、快乐的心态,坚信人生本就自在,只要积极乐观,没有什么能阻碍笑容绽放,充分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深刻感悟。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绘“天际晴云舒复卷,庭中风絮去还来”的自然景象,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情感寄托于景中,借晴云的舒卷、风絮的去来,抒发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应保持自在豁达的态度。直抒胸臆:“人生自在常如此,何事能妨笑口开”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直白地说出人生应该自在,不应被琐事妨碍笑容,将自己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使诗歌的主题得以鲜明地呈现。
3. 分段赏析
《杂感》笔触简洁明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陆游对生活的热忱与对自由的不懈追寻。诗中,陆游聚焦于天际晴云的舒展卷缩、庭中风絮的飘来荡去,借这些自然景象,深刻揭示出变化乃生活的固有常态,恰似风雨的更迭、云的聚散,人生的困境与挫折同样呈现出起伏往复的态势。诗人借此谆谆告诫世人,切勿因生活的波折便陷入忧虑泥沼,而应始终秉持乐观心境,从容直面生活的跌宕起伏。末尾“人生自在常如此,何事能妨笑口开?”两句,直抒胸臆,鲜明地表达出诗人对自在人生的笃定信念,以及乐观豁达的处世姿态。在陆游看来,人生本就应是自由无拘的,无论遭遇何种艰难险阻,只要始终绽放笑容、保持开朗心态,便能从容化解一切难题,尽情领略人生的美妙。这种积极奋进的态度与对自由的执着追求,极具鼓舞力量,为人们照亮前路,引领大家以阳光心态迎接生活中的种种变数与挑战。
上一篇:宋·晁补之《陌上花八首(其四)》
下一篇:宋·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