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出耘田夜绩麻":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
# 绩麻:把麻搓成线。,耘田:在田间除草。
"村庄儿女各当家":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童孙未解供耕织":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
# 供:从事,参加。,未解:不懂。
"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 阴:树荫。,傍:靠近。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场景的田园诗。主题围绕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儿童的天真可爱展开。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描绘了农民白天耘田、夜晚绩麻,从早到晚不停忙碌的劳动情景;第二句“村庄儿女各当家”,说明村里男女各司其职,都在为家庭生计而努力;后两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刻画了孩子们虽然还不会耕织,却在桑树荫下学着大人种瓜的模样,展现出儿童的纯真与对劳动的好奇。
2. 写作手法
白描:全诗未用华丽辞藻,以直白质朴的语言,如“昼出耘田夜绩麻”“也傍桑阴学种瓜”,直接描绘出乡村生活和劳动场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对比:将村庄中成年人的繁忙劳作与儿童的天真模仿进行对比,突出了乡村生活的丰富多样,也展现出劳动在乡村的传承。记叙:以叙事的方式,按照时间和人物活动的顺序,依次描述了乡村夏日的劳动场景和儿童的活动,脉络清晰。
3. 分段赏析
“昼出耘田夜绩麻”短短七字,直白地写出农民一天的劳作内容,“昼”与“夜”的时间对比,突出了劳动的辛苦与忙碌。“村庄儿女各当家”进一步说明在农村,无论男女都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投入到劳动中,体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和人们勤劳的品质。“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前句点明儿童不懂得耕织之事,后句描绘出他们模仿大人在桑树下种瓜的画面,以儿童的天真行为,增添了田园生活的温馨与趣味。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调,生动地展现了南宋时期江南农村的生活风貌。诗人善于捕捉日常场景,将农民的辛勤与儿童的纯真融为一体,富有生活情趣。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却饱含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田园诗中的佳作。
上一篇:宋·苏轼《南堂五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