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ěn
shàng
shù
mèng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jiāng
sòng
lǎo
zhōu
qīng
mèng
yóu
chéng
sài
shàng
yóu
shēng
chí
tiě
wàn
náo
zòu
jǐn
gōu
guān
xuě
chuán
fēng
huǒ
qīng
hǎi
yún
kāi
jiàn
shù
lóu
bái
shǒu
hóu
fēi
suǒ
hèn
yīng
chuáng
kān
xiū

译文

在江湖上以一叶渔舟度过晚年,清梦之中却还驰骋在边塞上游。小马驹奔驰,铁蹄扬起,古老的铙歌奏响,身着锦衣,臂套皮袖。玉门关外大雪纷飞,烽火紧急传递,青海湖边云雾散开,能看见戍楼。头发斑白没有被封侯并非我所遗憾之事,只能在床笫间发出咿嘤之声死去实在令人羞愧。

逐句剖析

"江湖送老一渔舟":在江湖上以一叶渔舟度过晚年,

"清梦犹成塞上游":清梦之中却还驰骋在边塞上游。

"生马驹驰铁蹄腕":小马驹奔驰,铁蹄扬起,

"古铙歌奏锦衣褠":古老的铙歌奏响,身着锦衣,臂套皮袖。

# 褠:直袖单衣。

"玉关雪急传烽火":玉门关外大雪纷飞,烽火紧急传递,

"青海云开见戍楼":青海湖边云雾散开,能看见戍楼。

"白首不侯非所恨":头发斑白没有被封侯并非我所遗憾之事,

"咿嘤床箦死堪羞":只能在床笫间发出咿嘤之声死去实在令人羞愧。

# 床箦:床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枕上述梦》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以梦境为线索,首联写诗人本想在江湖中以渔舟终老,却在清梦中驰骋塞北;颔联和颈联描绘梦中战马飞驰、军歌奏响,以及边关烽火、戍楼耸立的紧张战事画面;尾联则抒发即便白头未封侯也不遗憾,只是不能为国效力而死令人羞愧的情感。全诗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现实的无奈与梦境的豪迈对比。语言雄浑苍劲,通过对梦境的描写和感慨,深刻表达了诗人渴望保家卫国却不被重用的悲愤,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展现出陆游诗歌中一贯的爱国情怀与壮志难酬的沉郁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记梦诗。诗歌描绘了诗人本欲在江湖上以渔舟相伴终老,却在清梦中来到塞外的场景,有骏马奔腾、古铙歌奏响,还有玉关的烽火、青海的戍楼等。诗人借梦境中的塞外景象,表达了虽已白首未能封侯并不遗憾,但无法为国家效力只能在床笫间老去的羞愧之情,体现了他渴望驰骋疆场、报效国家的壮志未酬之感。

2. 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江湖送老一渔舟”是实写,描绘出诗人现实中欲在江湖以渔舟终老的境况;“清梦犹成塞上游”是虚写,展现出梦境中奔赴边塞的画面,两者结合,凸显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直接抒情:尾联“白首不侯非所恨,咿嘤床箦死堪羞”,直接抒发了诗人即便年老未获封侯也不遗憾,只是不能在战场上为国效力而死感到羞愧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其爱国情怀与壮志难酬的悲愤。

3. 分段赏析

《枕上述梦》首联“江湖送老一渔舟,清梦犹成塞上游”,“江湖送老”点明自己身处江湖的现状,“清梦犹成”则巧妙引出梦境,以现实的闲适与梦境的激昂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虽处江湖却心系塞外的情怀。颔联“生马驹驰铁蹄碗,古铙歌奏锦衣鞲”,通过“生马驹驰”“古铙歌奏”等场景描写,生动展现出塞外战场的紧张和热烈,语言富有画面感。颈联“玉关雪急传烽火,青海云开见戍楼”,从视听角度描绘边塞风光,“雪急”“云开”等景象壮阔,既写出了边塞的苦寒与辽阔,又透露出诗人对边疆的关注。尾联“白首不侯非所恨,咿嘤床箦死堪羞”,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不恨未封侯,只羞于碌碌无为地老死,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和报国之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史浩《木兰花慢·喜阳和应律》

下一篇:宋·曾觌《春光好·槐阴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