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àng

朝代:唐作者:崔涂浏览量:1
cháng
ān
míng
yóu
jīn
zhēng
shǎo
xián
绿
yáng
jiù
yīn
shuǐ
qīn
qín
diàn
kuò
cǎo
jiē
hàn
líng
shēn
céng
guò
chù
bái
niǎo
chén

译文

长安是追求名利的道路,从古至今人们都为名利而忙碌奔波。出征的骑手很少有闲暇的日子,曾经翠绿的杨柳已没有了旧日的树荫。河水侵蚀使得秦地的原野更加广阔,野草连接着汉朝陵墓显得幽深。曾经经过紫阁峰的地方,依稀能看到白鸟渐渐下沉。

逐句剖析

"长安名利路":长安是追求名利的道路,

"役役古由今":从古至今人们都为名利而忙碌奔波。

"征骑少闲日":出征的骑手很少有闲暇的日子,

"绿杨无旧阴":曾经翠绿的杨柳已没有了旧日的树荫。

"水侵秦甸阔":河水侵蚀使得秦地的原野更加广阔,

"草接汉陵深":野草连接着汉朝陵墓显得幽深。

"紫阁曾过处":曾经经过紫阁峰的地方,

"依稀白鸟沉":依稀能看到白鸟渐渐下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灞上》是唐代崔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开篇点明长安是追逐名利之地,从古至今人们为此忙碌奔波。接着描绘征骑繁忙,绿杨已非往日之态。又以“水侵秦甸阔,草接汉陵深”展现出历史变迁,最后回忆曾经过紫阁,仿佛看到白鸟沉入远方。全诗借灞上之景,将现实的名利追逐与历史的兴衰相结合,抒发了对时光、历史和现实的复杂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崔涂(850?~?),唐代诗人。字礼山,睦州桐庐(今浙江桐庐)人。家境贫寒,一生多羁旅各地。光启进士,后不知所终。他的诗多述羁愁别恨之作,善于借景抒情。其诗歌颇具感染力,基调伤感悲凉,语言真切晓畅,注重使用人物典故与炼字。其律诗最为警策,多有佳句。代表作品有《春夕》《除夜有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长安名利路,役役古由今”,开篇诗人以议论的方式,指出长安是人们追逐名利的道路,从古至今人们都在为此忙碌。“役役”一词生动地描绘出人们的奔波劳碌之态,为全诗奠定了感慨的基调,引发读者对人生追求的思考。颔联“征骑少闲日,绿杨无旧阴”,“征骑少闲日”描绘出征骑奔波的忙碌状态,很少有闲暇之时。“绿杨无旧阴”则通过杨柳的变化,体现出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这两句诗将动态的奔波与静态的景物变化相结合,进一步强化了时光流转的感慨。颈联“水侵秦甸阔,草接汉陵深”,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景象,河水侵蚀使得秦地的原野更加广阔,野草连接着汉朝陵墓显得幽深。“水侵”“草接”不仅写出了自然的变化,更蕴含着历史的沧桑感。秦甸、汉陵代表着历史的遗迹,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尾联“紫阁曾过处,依稀白鸟沉”,诗人回忆曾经经过紫阁峰的地方,如今只看到白鸟渐渐下沉。“依稀”一词营造出一种朦胧、迷茫的氛围,增添了惆怅和失落的情感。这一句以景结情,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象中,使情感更加深沉和含蓄,引发读者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下一篇:唐·元稹《得乐天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