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ín
·
·
xiāng
fēi
yuàn

朝代:唐作者:孟郊浏览量:1
nán
xún
jìng
fǎn
yuàn
wàn
sàng
é
méi
xiāo
xiāng
shuǐ
kōng
míng
míng
huāng
shān
xià
miào
shōu
zhēn
qiáo
shēn
qīng
chūn
qīng
guāng
mǎn
yáo
qiān
fāng
yǒu
jiàn
líng
shū
pèi
qīn
pái
huái
yān

译文

舜帝南巡到底没能返回,两位妃子的怨恨越积越深。她们在万里之外香消玉殒,唯有潇湘江水空自碧绿澄清。昏暗的荒山脚下,古庙里安葬着忠贞的魂魄。高大的树木在春色中茂密生长,清冷月光铺满了祠堂的玉席。采摘芳草徒然献上祭品,神灵的心意却始终含情凝睇。昔日的玉佩再不能亲手佩戴,只能在暮色烟波中久久徘徊。

逐句剖析

"南巡竟不返":舜帝南巡到底没能返回,

# 南巡:虞舜死在南巡路上。

"帝子怨逾积":两位妃子的怨恨越积越深。

# 逾:通“愈”。更加。,帝子:帝王的子女。特指帝尧的女儿娥皇女英。

"万里丧蛾眉":她们在万里之外香消玉殒,

# 蛾眉: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因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美女的代称。

"潇湘水空碧":唯有潇湘江水空自碧绿澄清。

# 碧:青绿色。青白色,浅蓝色。,空:空自。徒然,白白地。,潇湘:湘江与潇水的并称。多借指今湖南地区。

"冥冥荒山下":昏暗的荒山脚下,

# 冥冥:形容高远,深远。渺茫貌。

"古庙收贞魄":古庙里安葬着忠贞的魂魄。

# 贞魄:贞洁的魂魄。犹忠魂。,古庙:应指湘江边上祭祀娥皇女英的黄陵庙。

"乔木深青春":高大的树木在春色中茂密生长,

# 青春:指春天。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绿,故称。,乔木:高大的树木。《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清光满瑶席":清冷月光铺满了祠堂的玉席。

# 瑶席:形容华美的席面,设于神座前供放祭品。一说指用瑶草编成的席子。美称通常供坐卧之用的席子。,清光:清美的风彩。多喻帝王的容颜。清亮的光辉。多指月光、灯光之类。

"搴芳徒有荐":采摘芳草徒然献上祭品,

# 荐:举荐。进献,祭献。,徒有:徒然有。空有。,搴芳:采摘花草。搴,南方方言拔取。

"灵意殊脉脉":神灵的心意却始终含情凝睇。

# 脉脉:形容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有默默地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意思。隐晦不明。,殊:很,甚。,灵意:神灵的意思。湘妃之灵魂的意见。

"玉佩不可亲":昔日的玉佩再不能亲手佩戴,

# 玉佩:亦作“玉珮”。古人佩挂的玉制装饰品。

"徘徊烟波夕":只能在暮色烟波中久久徘徊。

# 烟波夕:烟雾笼罩的傍晚。,徘徊:往返回旋;来回走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湘妃怨》是中唐诗人孟郊创作的乐府诗。此诗以舜帝南巡不返的历史传说为背景,前四句聚焦二妃的永恒哀怨:通过“南巡竟不返”直陈史实,“二妃怨逾积”强化情感张力,“万里丧蛾眉”以空间距离与女性意象叠加渲染悲剧色彩,“潇湘水空碧”则借自然永恒反衬人世沧桑。中段转入湘灵祠的时空凝滞——“荒山下”“古庙”勾勒出荒芜肃穆之境,“乔木深青春”以草木繁茂暗含时间流逝,“清光满瑶席”则在明净画面中注入孤寂感。尾联“搴芳徒有荐”揭示祭祀的徒劳,“玉佩不可亲”强化人神阻隔的怅惘,最终在“烟波夕”的朦胧暮色里收束全篇。全诗通过湘妃典故与湘楚风物的深度交融,以冷色调意象群构建出凄怆幽邃的意境,虚实相生的笔法既延续了《九歌》的巫祭传统,又以白描手法凸显哀怨的绵长余韵,在中唐乐府诗中展现出独特的凄美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隐居嵩山,近五十岁中进士,任溧阳县尉。元和间,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卒后友人私谥贞曜先生。孟郊与韩愈齐名,并称“韩孟”。又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其现存诗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虽然题材内容不同,但都显示出思深意远、造语新奇、骨寒神清、峭崛瘦硬的总体风格,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意识和独特的审美特征。代表作品有《感怀》《伤春》《征妇怨》等。著有《孟东野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南巡竟不返,二妃怨逾积”两句开篇点明背景。舜帝南巡最终未归,娥皇、女英二妃心中的哀怨日益积聚。简洁的语句交代了故事缘起,“竟”字强调了舜帝未归的意外与遗憾,为全诗奠定了哀怨的基调,也引出了二妃的悲剧命运。“万里丧蛾眉,潇湘水空碧”描写二妃离世。“万里”极言距离之远,“蛾眉”代指二妃,表明二妃在遥远之地逝去。“潇湘水空碧”以景衬情,碧绿的潇湘水依旧,而二妃却已不在,“空”字凸显出物是人非的凄凉之感,借潇湘水的空寂,烘托出二妃逝去后的寂寥与哀怨。“冥冥荒山下,古庙收贞魄”描绘二妃魂魄归宿。在昏暗幽深的荒山下,古老的祠庙收纳了二妃坚贞的魂魄。“冥冥”营造出阴森、神秘的氛围,“古庙”“贞魄”暗示二妃虽逝,但其坚贞的品质留存,也为下文祠庙中的景象做铺垫。“乔木深青春,清光满瑶席”展现祠庙周边景色。高大的树木在春天枝叶繁茂,清辉洒满祭祀的玉席。“乔木深青春”描绘出春天树木生机盎然之态,与前文的阴森氛围形成对比;“清光满瑶席”则给人一种静谧、神圣之感,为祭祀场景增添了庄重色彩。“搴芳徒有荐,灵意殊脉脉”写祭祀情景。采摘芳草进献,却只能徒劳无功,二妃神灵的心意难以揣测。“徒有荐”体现出祭祀者的无奈,即便满怀诚意进献芳草,也无法与神灵充分沟通;“殊脉脉”将二妃神灵的神秘莫测展现出来,增添了故事的神秘色彩。“玉佩不可亲,徘徊烟波夕”以景结情。二妃的玉佩难以亲近,只能在暮色笼罩的烟波中徘徊。“玉佩”代指二妃,“不可亲”呼应了二妃的逝去与神秘,“徘徊烟波夕”描绘出一个孤独、迷茫的身影在暮色烟波中徘徊的画面,进一步渲染出哀怨、怅惘的情感,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缚鸡行》

下一篇:唐·胡曾《咏史诗·乌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