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花开蝶翅翻":只见初秋时节,薄荷花开似蝴蝶翻飞,
# 翻:翻飞;飞动。,薄荷:唇形科多年生草生植物。秋季开唇形花花色红、白或紫红色,轮生于叶腋。
"风枝露叶弄秋妍":招风带露的薄荷枝叶摇曳不定,展示自己入秋的美丽。
# 弄:摆弄。
"自怜不及狸奴黠":无忧无虑的小猫儿卧在篱笆墙下酣睡,何其自在,
# 黠:聪慧。,狸奴:猫的别名。,怜:摆弄。
"烂醉篱边不用钱":看人家烂醉篱边,却不花一分钱。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题画薄荷扇二首(其一)》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题画诗。诗中通过对薄荷花开、蝴蝶翻飞、风枝露叶的描写,展现了初秋时节的自然美景。诗人以“自怜不及狸奴黠,烂醉篱边不用钱”抒发了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既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2.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诗人通过描写薄荷花的动态(“蝶翅翻”“风枝露叶弄秋妍”)和小猫的静态(“狸奴黠”“烂醉篱边”),形成鲜明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不仅丰富了画面感,还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薄荷花开蝶翅翻,风枝露叶弄秋妍。”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薄荷花开的景象。薄荷花在初秋绽放,花瓣轻盈如蝴蝶翅膀般翻飞,随风摇曳的枝叶上挂着露珠,展现出一种清新而灵动的美。此句通过“翻”和“弄”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薄荷在秋风中的动态美,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秋日画面。后两句:“自怜不及狸奴黠,烂醉篱边不用钱。”诗人笔锋一转,由动景转向静景,描写了一只小猫在篱笆边酣睡的场景。诗人以“自怜不及狸奴黠”表达了自己的感慨:自己不如猫儿那样无忧无虑,可以自在地享受生活。而“烂醉篱边不用钱”则进一步暗示了诗人对自身贫困生活的无奈与自嘲。诗人通过对比薄荷的灵动与猫的闲适,表现出自己内心的郁闷与无奈。
4. 作品点评
《题画薄荷扇二首(其一)》这首诗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此诗以薄荷为主题,通过对画中薄荷与睡猫的描写,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薄荷花开蝶翅翻,风枝露叶弄秋妍”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薄荷在秋风中摇曳生姿的景象,而“自怜不及狸奴黠,烂醉篱边不用钱”则以幽默诙谐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中“一‘翻’一‘弄’”的描写,不仅拓开了画境,更将薄荷在风中自寻安慰的细腻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和深刻理解。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与“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展现了陆游作为文学大家的高超笔力。整首诗立意高远,超然于画外,诗人将心中的慨叹通过画作巧妙地传达出来,情感真挚而不失幽默,意境深远而不落俗套。一根感情的线贯穿全诗,将薄荷与睡猫的形象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富有层次感的画面。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之美,更引发了对生活与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