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āng
yīng
shū
xià
zhì

朝代:宋作者:杨万里浏览量:3
qīng
hān
shǔ
yuán
qiú
yóu
méi
huáng
mài
qiū
suì
jīn
bàn
cáo
biàn
dǎo
hàn
jiāo
liú
shēng
wèi
yòng
yùn
sān
bǎo
biàn
便
yīng
é
xiū
huā
wài
绿
shēn
lái
kàn
xià
hóu

译文

夏天清凉酣畅的雨水可遇不可求,恰似秋日梅子黄时、麦子将熟之际的自然馈赠。回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庄稼几乎枯萎了一半,我等遍地祷告求雨汗流浃背。此生我未曾因三次被贬而怨恨,一餐的饱足就足以让我心满意足,吟诗咏怀。透过花丛看外边绿色的田野中躲藏着白鹤,只是来观赏游玩不去为下邳侯感到惋惜。

逐句剖析

"清酣暑雨不缘求":夏天清凉酣畅的雨水可遇不可求,

# 清酣:清新酣畅。

"犹似梅黄麦欲秋":恰似秋日梅子黄时、麦子将熟之际的自然馈赠。

"去岁如今禾半死":回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庄稼几乎枯萎了一半,

"吾曹遍祷汗交流":我等遍地祷告求雨汗流浃背。

"此生未用愠三已":此生我未曾因三次被贬而怨恨,

# 愠:恼怒;怨恨。

"一饱便应哦四休":一餐的饱足就足以让我心满意足,吟诗咏怀。

"花外绿畦深没鹤":透过花丛看外边绿色的田野中躲藏着白鹤,

"来看莫惜下邳侯":只是来观赏游玩不去为下邳侯感到惋惜。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昌英叔夏至喜雨》是宋代诗人杨万里与友人昌英叔唱和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夏至时节的一场及时雨,表达了诗人对这场雨水的欣喜和对自然的感恩。诗的前两句“清酣暑雨不缘求,犹似梅黄麦欲秋”描绘了清凉的夏雨自然而然地降临,如同梅子成熟、小麦将要入秋的自然景象一样。中间两句“去岁如今禾半死,吾曹遍祷汗交流”回忆了去年同一时节,庄稼因干旱而濒临死亡,诗人和朋友们四处祈雨的艰辛。最后两句“此生未用愠三已,一饱便应哦四休。花外绿畦深没鹤,来看莫惜下邳侯”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强调知足常乐,邀请友人一同欣赏雨后美景,享受自然的馈赠。表达了诗人对夏至时节及时雨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去年的旱情和今年的喜雨,突出了雨的珍贵和及时。去年“禾半死”,今年“清酣暑雨”,这种对比使得喜雨的珍贵更加突出。夸张:“花外绿畦深没鹤”写雨后的田野深得连仙鹤都难以立足。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雨后田野的绿意盎然,突出了雨的滋润和生机。

2. 分段赏析

首联描绘了夏至时节的一场清凉的夏雨,这场雨可遇不可求,就如同梅子成熟、小麦将要入秋的自然景象一样难得。诗人通过“清酣”和“不缘求”表达了对这场及时雨的惊喜和感激之情。颔联回忆了去年同一时节,庄稼因干旱而濒临死亡,诗人和朋友们四处祈雨的艰辛。通过对比去年的旱情和今年的喜雨,诗人突出了这场雨的珍贵和及时。颈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诗人提到“三已”,即多次罢官的经历,但表示不必因此而愤慨,只要能吃饱一顿就应该满足。这种知足常乐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困境的超然。尾联描绘了雨后田野的美景,绿意盎然,深得连仙鹤都难以立足。诗人邀请友人一同欣赏这美丽的景色,享受自然的馈赠。这种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不仅增添了诗的美感,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子益《颂古十一首其一》

下一篇:宋·苏轼《白帝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