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àng
guān
yáng
méi
shǒu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shān
zhōng
zuò
méi
máng
huǒ
zhū
xiāng
zhī
yún
lóng
xiāng
yìng
huá
qīng
shuō
zhī
kuāng

译文

山中家家户户都忙着挑选杨梅,像红色、黑色宝石般的杨梅被运往京城。精心编织的筠笼与杨梅相互映衬,那些华丽的荔枝筐,也只是徒有虚名罢了。

逐句剖析

"山中户户作梅忙":山中家家户户都忙着挑选杨梅,

# 作梅:自注:乡俗谓选择杨梅为作梅。

"火齐骊珠入帝乡":像红色、黑色宝石般的杨梅被运往京城。

"细织筠笼相映发":精心编织的筠笼与杨梅相互映衬,

"华清虚说荔枝筐":那些华丽的荔枝筐,也只是徒有虚名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项里观杨梅四首(其四)》为南宋陆游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呈现了项里山中家家户户忙于挑选杨梅,将色泽如“火齐骊珠”般的杨梅运往京城的繁忙景象。后两句写百姓精心编织筠笼盛放杨梅,使其相互映衬,更显杨梅之美,甚至让所谓精美的荔枝筐都黯然失色。该诗通过描写项里杨梅丰收及包装的场景,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表达了诗人对项里杨梅及乡村生活的喜爱与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项里地处绍兴西南方向,因西楚霸王项羽曾在此短暂居住而得名。陆游晚年(1203-1210年)隐居于山阴时,经常流连此地。陆游留存于世的杨梅诗作多达二十余首,其中描绘项里杨梅的超过了十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比喻:“火齐骊珠入帝乡”,把杨梅比作“火齐骊珠”,“火齐”常指红色宝石,“骊珠”指黑色宝珠,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杨梅色泽鲜艳、圆润饱满的特点,赋予杨梅以珍贵、华丽之感,使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杨梅的诱人之处。对比:“华清虚说荔枝筐”,将用来盛放杨梅的筠笼与荔枝筐作对比。“虚说”一词表明,世人所认为华丽的荔枝筐,在盛放杨梅的筠笼面前,也不过是空有其名,以此衬托出筠笼的精美,进而突出项里杨梅的品质之高,强化了诗人对项里杨梅的赞美之情。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山中户户作梅忙”,一个“忙”字,生动地勾勒出项里山中家家户户在杨梅成熟季的忙碌状态,展现了乡村劳作的热闹场景,体现出百姓对杨梅丰收的重视与喜悦。“火齐骊珠入帝乡”,运用精妙的比喻,将杨梅比作光彩夺目的宝石,既写出杨梅本身的色泽与外形之美,又暗示其品质优良,能够被运往京城,反映出项里杨梅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后两句:“细织筠笼相映发”,描绘了百姓细致编织筠笼来盛放杨梅的情景,杨梅的鲜美与筠笼的精致相互映衬,不仅突出了杨梅的珍贵,也展现了当地百姓对杨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华清虚说荔枝筐”,诗人以荔枝筐为参照,通过对比,强调了盛放杨梅的筠笼之精美,进一步凸显项里杨梅的独特魅力,从侧面表达出诗人对项里杨梅的由衷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弥逊《秋晚十咏·晚望》

下一篇:宋·彭龟年《燕居十六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