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早凉":今年秋天来得早且凉爽,
"七月已萧然":七月就已经一片萧瑟了。
"南轩修竹下":在南轩的修长竹子下,
"枕簟终日眠":枕着竹席整日睡觉。
"时将半残梦":时常在半醒半睡的残梦间,
"听此欲断蝉":听着这即将断绝的蝉鸣。
"推枕起太息":推开枕头起身长叹,
"四序忽已迁":四季忽然就已经更替了。
"功名堕渺莽":功名落入渺茫之中,
"衰疾方沈绵":衰弱的疾病正缠绵不愈。
# 沈:须溪本卷四作连。
"新月独多情":唯有新月格外多情,
"窥窗澹娟娟":悄悄从窗口探看,月色淡雅美好。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分段赏析
“今年秋早凉,七月已萧然”两句点明时节与秋景特点。“今年秋早凉”直接写出今年秋天来得早且凉爽的特点,“早”字突出时间的提前;“七月已萧然”描绘七月便已呈现出萧瑟的景象,“萧然”一词勾勒出秋日的清冷寂寥,为全诗奠定沉郁的基调。“南轩修竹下,枕簟终日眠”描绘诗人在南轩的生活状态。“南轩修竹下”点明地点是南轩的修长竹子下,“修竹”增添了清幽之感;“枕簟终日眠”写出诗人枕着席子整日安眠的情景,看似闲适,实则暗含着因失意而慵懒的心境,与秋日的萧瑟相呼应。“时将半残梦,听此欲断蝉”刻画半梦半醒间的听觉感受。“时将半残梦”描绘处于半梦半醒的朦胧状态,“残梦”凸显心境的恍惚;“听此欲断蝉”写出听到那即将断绝的蝉鸣,“欲断”的蝉鸣带着秋日将尽的凄清,更添伤感,将景与情交融在一起。“推枕起太息,四序忽已迁”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推枕起太息”以“推枕”的动作和“太息”的情态,展现诗人从睡梦中醒来后的叹息,直接流露内心的愁绪;“四序忽已迁”中“忽已迁”写出四季更替之快,凸显时光飞逝的无奈,强化了感怀之情。“功名堕渺莽,衰疾方沈绵”倾诉自身的境遇与失落。“功名堕渺莽”写出功名落入渺茫之中,体现壮志未酬的失意;“衰疾方沈绵”描绘身体衰病正缠绵不愈的状态,“沈绵”凸显病痛的持久与沉重,将对功名的感慨与对身体的忧虑交织,满是无奈。“新月独多情,窥窗澹娟娟”以新月景象收束全诗。“新月独多情”将新月拟人化,说它唯独多情,在失意中似有一丝慰藉;“窥窗澹娟娟”描绘新月悄悄从窗口探入,月色淡雅美好的样子,“澹娟娟”的月色虽美,却更反衬出诗人的孤独与忧愁,余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