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īn
shān
guān
chū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chuán
shān
qīng
chén
guān
lún
shuǐ
chū
shǐ
jué
jiāng
miàn
kuān
yáo
hóng
lín
cuì
ǎi
kāi
jīn
pán
guāng
cǎi
shè
lóu
dān
yún
duān
shī
rén
jiǒng
dàn
yǒng
qiū
yuè
hán
dāng
luó
wàng
yǒng
hǎi
wèi
lán

译文

将船系在浮玉山上,清晨看到了奇异壮观的景象。太阳用力分开江水升出,这时才觉得江面无比宽阔。远处的水波像紧紧凑在一起的红色鳞片,翠绿的云气中太阳如同金色的圆盘升起。太阳的光彩照射在楼塔之上,楼塔的红墙碧瓦仿佛漂浮在云端。诗人感到自己笔力困窘,只能用以往咏叹秋月清寒的笔力。什么时候能在罗浮山上眺望,看到大海涌起,夜色还未消散。

逐句剖析

"系船浮玉山":将船系在浮玉山上,

# 浮玉山:即金山。古时金山在江心,故称浮玉山。

"清晨得奇观":清晨看到了奇异壮观的景象。

"日轮擘水出":太阳用力分开江水升出,

# 擘:分开。

"始觉江面宽":这时才觉得江面无比宽阔。

"遥波蹙红鳞":远处的水波像紧紧凑在一起的红色鳞片,

# 蹙红鳞:波纹绉如红色鱼鳞。

"翠霭开金盘":翠绿的云气中太阳如同金色的圆盘升起。

"光彩射楼塔":太阳的光彩照射在楼塔之上,

"丹碧浮云端":楼塔的红墙碧瓦仿佛漂浮在云端。

# 丹碧:红绿二色,指楼塔色彩。

"诗人窘笔力":诗人感到自己笔力困窘,

# 窘笔力:笔力不足,难以描绘出来。

"但咏秋月寒":只能用以往咏叹秋月清寒的笔力。

"何当罗浮望":什么时候能在罗浮山上眺望,

# 罗浮:山名,在广东增城。

"涌海夜未阑":看到大海涌起,夜色还未消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金山观日出》是南宋诗人陆游的诗作。诗开篇两句,直白道出创作缘由,迅速引入主题。随后六句为核心内容,诗人细腻刻画红日从江面喷薄而出的动态过程,以及日出后江天呈现的绮丽景致,生动展现破晓瞬间的震撼。紧接着的两句,诗人以直白的赞叹,强化日出景观的壮观。收尾两句,诗人笔锋一转,展开大胆想象,设想若登上罗浮山观海上日出,那场面将更为奇伟壮观。​全诗巧妙融合正面与侧面描写,主体部分巧用铺叙手法,从江水、江波、江雾、楼塔、云霞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勾勒红日升起时光芒万丈、色彩斑斓的奇妙景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自然景观的磅礴气势,彰显出陆游诗歌创作中对自然景观独特的观察力与表现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出游诗。描绘了诗人将船系在浮玉山,清晨观赏到日出的壮观场景。介绍了日出时,太阳如擘水而出,江面仿佛因此变宽,远处波浪似红鳞,云雾中如金盘的太阳光彩夺目,光芒射向楼塔,让丹碧之景浮于云端。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壮丽自然景观的赞美。

2. 写作手法

正面描写:“日轮擘水出,始觉江面宽”“遥波蹙红鳞,翠霭开金盘,光彩射楼塔,丹碧浮云端”,直接刻画日出时太阳破水而出的动态,以及江波、雾气、楼塔在日光下的景象,生动展现壮观奇景。拟人:“日轮擘水出”,“擘”字将太阳拟人化,仿佛太阳用力分开江水而出,生动形象地写出日出时磅礴的气势。比喻:“遥波蹙红鳞”,把远方被阳光照耀的水波比作红色的鳞片,形象地描绘出波光粼粼的景象,使画面更加生动可感。衬托:“诗人窘笔力,但咏秋月寒”,诗人以自己在描写秋月时的笔力来衬托金山日出景色的壮美,表明日出之景远超自己以往的描写能力,从侧面突出景色的震撼。联想:诗的结尾“何当罗浮望,涌海夜未阑”,诗人由眼前金山观日出之景,联想到若在罗浮山观看海上日出的情景。彼时夜空未晓,太阳从海中涌起,场面定会更加壮观。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系船浮玉山,清晨得奇观”,简单交代地点(浮玉山)和事件(清晨观得奇观),为下文描写日出景色做铺垫,引发读者对“奇观”的好奇。中间四句:“日轮擘水出,始觉江面宽。遥波蹙红鳞,翠霭开金盘,光彩射楼塔,丹碧浮云端”,集中笔墨描写日出景象。“日轮擘水出”展现日出的气势,“遥波蹙红鳞”描绘水波,“翠霭开金盘”刻画太阳,“光彩射楼塔,丹碧浮云端”写阳光照射下的楼塔,从不同角度全方位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气势恢宏的日出画面。后四句:“诗人窘笔力,但咏秋月寒。何当罗浮望,涌海夜未阑”,前两句通过诗人自身感受,以衬托手法强调景色之壮丽。后两句则笔锋一转,表达对罗浮山日出的期待,拓宽了诗歌意境,丰富了情感层次。

4. 作品点评

《金山观日出》是陆游的一首诗。诗中先道明缘由,再细致铺叙红日升起之景,正面与侧面描写兼用,从多方面勾勒出绚丽日出奇观。结尾联想罗浮山观日出,拓宽意境,尽显自然之雄伟与诗人浪漫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蔡伸《南乡子·天外雨初收》

下一篇:宋·晁端礼《武陵春·湖上风光寒食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