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òng
sāng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kǒng
míng
bǎi
sāng
jǐng
lüè
shí
niú
sūn
niàn
bǎo
nuǎn
xiū
zhòng
sāng
西
wēi
jìng
chū
nán
sān
yuè
àn
yuán
yuè
rèn
zhāi
dài
shèng
zhī
shàng
míng
cāng
gēng
jiān
fēi
fēi
míng
rén
shēng
guī
guī
jiā
nóng
sāng
shèn
chóu
pín
jiàn
hūn
jià
jiù
lín
shēng
cháng
xiāng
jiàn

译文

就像诸葛亮曾拥有百亩的桑田,王猛早年也曾有十头牛,难道他们没有为子孙考虑吗,但他们觉得能让子孙们吃饱穿暖也就足够了。我在自家房屋的西边种植桑树,一条小路从那里延伸出去,通向南边的田野,到了三月,桑叶繁茂,使得园圃都变得阴暗起来,到了四月,桑葚就成熟可以采摘了。戴胜鸟在枝头欢快地鸣叫,黄莺在桑叶间轻盈地飞舞,鸟儿们自由自在地飞翔、鸣叫,各自都那么怡然自得,人生在世,我为什么还不回归田园呢。回到家乡致力于农桑之事,千万不要因为生活贫贱而忧愁,婚嫁之事就在邻居间进行,无论生死都能常常相见。

逐句剖析

"孔明百亩桑":就像诸葛亮曾拥有百亩的桑田,

"景略十具牛":王猛早年也曾有十头牛,

"岂无子孙念":难道他们没有为子孙考虑吗,

"饱暖自可休":但他们觉得能让子孙们吃饱穿暖也就足够了。

"种桑吾庐西":我在自家房屋的西边种植桑树,

"微径出南陌":一条小路从那里延伸出去,通向南边的田野,

"三月叶暗园":到了三月,桑叶繁茂,使得园圃都变得阴暗起来,

"四月葚可摘":到了四月,桑葚就成熟可以采摘了。

# 葚:旧作:原作“甚”,据须溪本卷五改。

"戴胜枝上鸣":戴胜鸟在枝头欢快地鸣叫,

"仓庚叶间飞":黄莺在桑叶间轻盈地飞舞,

"飞鸣各自得":鸟儿们自由自在地飞翔、鸣叫,各自都那么怡然自得,

# 得:旧作:原阙,据须溪本补。

"人生胡不归":人生在世,我为什么还不回归田园呢。

# 胡:旧作:原阙,据须溪本补。

"归家力农桑":回到家乡致力于农桑之事,

"慎莫愁贫贱":千万不要因为生活贫贱而忧愁,

# 愁:旧作:须溪本作“怨”。

"婚嫁就比邻":婚嫁之事就在邻居间进行,

"死生长相见":无论生死都能常常相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种桑》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田园讽喻诗。此诗以农桑为切入点,构建出历史镜鉴与田园实践的双重书写:“孔明百亩桑,景略十具牛”借诸葛亮治蜀植桑、谢安务农养牛的典故,确立“耕读传家”的立身准则;“种桑吾庐西”至“四月葚可摘”以时间线索(三月叶暗、四月采葚)描摹桑园生长图景,暗含对农事规律的尊重。“戴胜枝上鸣,仓庚叶间飞”通过候鸟意象群(戴胜象征丰年,仓庚即黄鹂喻春光),将自然节律与人生归宿相勾连。“归家力农桑”至“死生长相见”直抒济世理想,以“慎莫怨贫贱”解构功名执念,将婚嫁死生等民生琐事升华为天伦永恒的哲学命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孔明百亩桑,景略十具牛。岂无子孙念,饱暖自可休。”:诗人开篇以诸葛亮和王猛的典故起笔。诸葛亮曾在成都有百亩桑田,表明自己的廉洁和对家人的安排;王猛未出仕前曾以牛车载货。诗人借这两位历史人物,暗示他们虽有非凡的政治才能和抱负,但也有着与田园相关的生活一面,为自己的种桑生活和人生思考找到历史参照,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功名利禄的豁达态度,即人不应只追求子孙的荣华富贵,能饱暖就已足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一种别样思考。中间四句“种桑吾庐西,微径出南陌,三月叶暗园,四月葚可摘。”:描述自己在庐西种桑,有小路通往南陌。三月时,桑叶生长繁茂,使园子变得阴暗;四月,桑葚成熟便可采摘。这几句详细描绘了种桑的地点和不同时节桑园的景象,展现出田园生活的生机与美好,表达诗人对种桑生活的关注与喜爱。后六句“戴胜枝上鸣,仓庚叶间飞,飞鸣各自得,人生胡不归?归家力农桑,慎莫怨贫贱,婚嫁就比邻,死生长相见。”:描绘戴胜鸟在枝头鸣叫、仓庚在叶间飞舞,它们自由自在,各得其乐。由此引发感慨,人生为何不归家致力于农桑呢?劝人不要抱怨贫贱,与邻里结为婚姻,长久相处。这几句借鸟儿之态,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并劝诫人们回归田园,珍惜平凡生活,深化了诗歌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云岫《借意》

下一篇:宋·胡仲弓《失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