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uò
huā

朝代:宋作者:杨万里浏览量:3
hóng
chéng
zuò
chén
diān
fēng
guǎn
huā
rén
luò
huā
shù
suī
bié
qìng
huáng
gào
chūn

译文

鲜艳的花朵纷纷凋落,零落成泥,而那泥又化作尘土,狂暴的大风可不会顾及怜惜花朵的人。落花离开树枝时虽然默默无语,却另外嘱托黄鹂鸟向春天倾诉自己的心意。

逐句剖析

"红紫成泥泥作尘":鲜艳的花朵纷纷凋落,零落成泥,而那泥又化作尘土,

"颠风不管惜花人":狂暴的大风可不会顾及怜惜花朵的人。

"落花辞树虽无语":落花离开树枝时虽然默默无语,

"别倩黄鹂告许春":却另外嘱托黄鹂鸟向春天倾诉自己的心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落花》是一首七言绝句,是南宋爱国诗人杨万里的诗作。以落花为主题,描绘了一幅落花凋零的景象,通过对落花、狂风、黄鹂等意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花朵凋零的感慨、对春天离去的不舍以及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同时也透过黄鹂的鸣叫,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整首诗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却又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拟人:“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黄鹂告许春”将落花和黄鹂拟人化,落花本是无情之物,但诗人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说它虽然离开树枝时默默无语,却委托黄鹂向春天诉说。黄鹂也仿佛通人性一般,承担起了传递信息的任务。借景抒情:通过描写“红紫成泥”的落花、“颠风”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落花凋零、狂风肆虐的衰败氛围,借这些景象抒发了自己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叹息。衬托:“颠风”起到了衬托的作用,狂风的无情肆虐,不管惜花人的心情,衬托出落花的无奈和脆弱。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红紫成泥泥作尘,颠风不管惜花人”描绘出一幅衰败凋零,狂风肆意地吹刮着,完全不顾及那些怜惜花朵之人的画面。“红紫”指代缤纷多彩的花朵,曾经娇艳美丽的花朵如今纷纷坠落,最终化为泥土,泥土又消散成尘。这一过程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饱含着诗人对落花命运的惋惜,也暗示了时光的无情流转,一切美好的东西都难以长久,终将走向衰落。诗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狂风以“不管”的无情态度,既展现出自然力量的强大与不可抗拒,又通过惜花人与狂风的对比,突出了惜花人面对落花凋零时的无奈。诗人以狂风为衬托,进一步强化了落花的悲惨遭遇以及自己内心的伤感。后两句“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黄鹂告许春”描写落花离开树枝时悄然无声,“无语”二字将落花人格化,看似平静的表象下,却隐藏着无尽的不舍与无奈。落花的默默无言,更增添了一种深沉的哀伤氛围,让人感受到生命消逝时的寂静与凄美。在落花无语离开枝头后,诗人笔锋一转,想象落花委托黄鹂向春天诉说自己的心事。这一奇妙的构思,赋予了整首诗浪漫色彩。黄鹂成为落花与春天之间的使者,落花对春天的眷恋、不舍,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都通过“告许春”得以体现。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即便美好已然消逝,仍希望能留下些什么,表达出对未来的一丝期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孙锐《三高祠·江东步兵》

下一篇:宋·孟淑卿《长信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