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思欢欣晚思愁":清晨时牵牛花似乎满怀欢欣,傍晚又好像带着忧愁,
# 晓思:早晨的心绪。
"绕篱萦架太娇柔":围绕着篱笆、缠绕着支架,显得格外娇柔。
"木犀未发芙蓉落":木犀还未开放,芙蓉已经凋谢,
# 木犀:桂花。
"买断西风恣意秋":牵牛花却在西风中尽情绽放,独占秋日风光。
# 恣意:肆意。,买断西风:独擅秋光。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1. 写作手法
拟人:“晓思欢欣晚思愁,绕篱萦架太娇柔”,诗人赋予牵牛花以人的情感与姿态,说它清晨时似乎满怀欢欣,傍晚又好像带着忧愁,围绕着篱笆、缠绕着支架,显得格外娇柔。通过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出牵牛花在不同时段的状态,使牵牛花仿佛有了生命,让读者更易产生共鸣。对比:“木犀未发芙蓉落,买断西风恣意秋”,将未开放的木犀和已凋谢的芙蓉与盛开的牵牛花进行对比。在木犀未开、芙蓉已落的秋日,牵牛花却尽情绽放,独占秋日风光,以其他花卉的状态衬托出牵牛花在秋季的独特与生机勃勃,突出了牵牛花的顽强生命力与秋日里的风姿。借景抒情:诗人通过对牵牛花在秋日里的生长状态以及周围环境的描写,如“绕篱萦架太娇柔”“买断西风恣意秋”,借秋日中牵牛花的景象,抒发自己对牵牛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秋日自然景色的欣赏,使情与景相互交融,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2.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晓思欢欣晚思愁”,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赋予牵牛花人的情感。清晨时分,阳光洒下,牵牛花或许因新一天的到来而“欢欣”,花瓣舒展,仿佛充满活力;傍晚,随着天色渐暗,它又似乎“愁绪”满怀,或许是对白昼的不舍。这一描写,让牵牛花充满了灵动之感,不再是单纯的植物,而是如同有情感的生灵。“绕篱萦架太娇柔”,进一步描绘牵牛花的形态。它围绕着篱笆,缠绕在支架上,身姿娇柔。一个“太”字,强调了牵牛花娇柔的特点,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那纤细的藤蔓和娇艳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惹人怜爱。“木犀未发芙蓉落”,诗人将笔触转向其他花卉。此时木犀尚未开放,芙蓉已经凋谢,秋日里许多花卉都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呈现出一种衰败之象。“买断西风恣意秋”,在这样的秋日背景下,牵牛花却独占鳌头。它在西风中尽情绽放,似乎买断了整个秋天,肆意地享受着秋日的时光。这一句诗生动地展现出牵牛花的蓬勃生机与顽强生命力,在百花凋零之时,它却能成为秋日的主角,让诗人对其充满了赞美之情。
上一篇:宋·熊克《劝农十首其一》
下一篇:宋·黄庭坚《长短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