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城十二曲阑干":你住在碧霞城中十二楼,楼中的阑干曲曲又弯弯,
# 阑干:栏杆。江淹《西洲曲》:“阑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极写阑干曲折。,十二:极写多。,碧城:道教传为元始天尊之所居,后引申指仙人、道隐、女冠居处。《太平御览》卷六七四引《上清经》:“元始天尊居紫雲之胭,碧霞为城。”
"犀辟尘埃玉辟寒":犀角能够辟除尘埃,身上的玉佩能保暖驱寒。
# 犀辟尘埃玉辟寒:传说犀角可以辟除尘埃,玉质温润可以驱寒。犀(xī)辟尘埃:指女冠华贵高雅,头上插着犀角簪,一尘不染。犀,指犀角。辟,辟除。《述异记》:“却尘犀,海兽也。然其角辟尘。致之于座,尘埃不入。”玉辟寒:传说玉性温润,可以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阆苑仙山的仙子们,传送书信多用仙鹤,
# 附鹤:道教传仙道以鹤传书,称鹤信。李洞《赠王凤二山人》:“山兄望鹤信。”禇载《赠通士》:“惟教鹤探丹丘信。,阆苑:神仙居处。此借指道观。《续仙传·殷七七传》:“此花在人间已逾百年,非久即归阆苑去。”
"女床无树不栖鸾":多情的女床山上,树上都栖宿着凤鸾。
# 女床:一作墙。山名。《山海经·西山经》:“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彩文,名曰鸾鸟。”
"星沉海底当窗见":星辰沉入海底的景象,在窗前就能清晰看见,
# 当窗见:与下“隔座看”均形容碧城之高峻。,星沉海底:即星没,谓天将晓。
"雨过河源隔座看":雨幕掠过黄河源头,隔着座位也能观赏。
# 河源:河流的源头。,雨:兼取“云雨”之意。雨过河源,隐喻欢会既毕。
"若是晓珠明又定":倘若清晨的明珠永远明亮且固定不动,
# 晓珠:晨露。
"一生长对水晶盘":那么这一生就只能长久地对着那水晶盘般的月亮。
# 水晶盘:水晶制成之圆盘,此喻指圆月。
"对影闻声已可怜":多么可爱啊,你的倩影,还有你娇美的声音,
# 可怜:可爱。
"玉池荷叶正田田":你像出水的芙蓉,田田荷叶鲜美娇嫩。
# 田田:《采莲》:“江南可采莲,荷叶正田田。鱼戏莲叶间。”,玉池:字面意思可指玉阳山下玉溪。王金珠《欢闻歌》:“艳艳金楼女,心如玉池莲。”
"不逢萧史休回首":如果不是遇到像萧史那样的人,就不要轻易回首,
# 萧史:用秦穆公以女弄玉妻萧史典故,此处喻指男主人公,当系道流。刘向《列仙传》:“萧史者,善吹箫。穆公有女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
"莫见洪崖又拍肩":不要像见到洪崖仙人那样,又去与他人亲昵地拍肩。
# 洪崖:仙人,此喻指道侣。郭璞《游仙诗》:“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莫:一作若。
"紫凤放娇衔楚佩":那女子如同娇嗔的紫凤,口衔着楚地的玉佩,
# 楚佩:借指定情之物。刘向《列仙传》:“郑交甫见江妃二女而悦之。郑致辞,请其佩,女遂解以赠之。”,放娇:撒娇。,紫凤:传说中之神鸟。此喻指所恋之女冠。
"赤鳞狂舞拨湘弦":我像赤龙奔腾放纵,疯狂地拨动你的琴弦。
# 湘弦:湘瑟,湘灵所鼓,喻指女冠。《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赤鳞:鳞片赤色之鱼,古称淫鱼。《淮南子·说山训》:“瓠巴鼓瑟,淫鱼出听。”
"鄂君怅望舟中夜":就像鄂君在舟中怅然地望着远方,
# 鄂君怅望舟中夜,:“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句:《说苑》:“鄂君子哲之泛舟于新波之中也,……越人拥揖而歌曰:‘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于是鄂君乃揄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此以鄂君喻男主人公。这两句言虽绣被仍在,而所恋不至,惟于舟中焚香,独眠而相思。
"绣被焚香独自眠":只有我独自一人面对着薰香和绣被。
"七夕来时先有期":七夕佳节来临之前,我们早已约定好了幽会的日期,
# 七夕:七月七日夜,诗人以牛郎织女相会比喻他与情侣的幽会。
"洞房帘箔至今垂":如今,她的洞房的门帘珠箔,总是下垂,使洞房更神秘。
# 箔:帘子。,洞房:指女性居处。
"玉轮顾兔初生魄":一轮明月刚刚升起,月中出现了兔影,就像女子刚刚怀孕,
# 玉轮顾兔初生魄:《楚辞·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尚书·康诰》“惟三月哉生魄”传:“始生魄,月十六日明消而魄生。”此以月中有顾兔初生隐喻女方有孕。
"铁网珊瑚未有枝":绞起铁网本想收获珊瑚,珊瑚已经打掉,收不到珊瑚枝。
# 未有枝:言未得珊瑚,此喻终未得与女冠相携。,铁网珊瑚:亦称珊瑚网,铁制,沉水底以纹取珊瑚。《本草》:“珊瑚似玉,红润,生海底盘石上。海人先作铁网沉水底,贯中而生,绞网出之。”
"检与神方教驻景":选择一个神仙的药方,让她服了,永葆青春,
# 驻景:留驻景光,指驻颜。,神方:致神之方,即神奇之术。沈约《郊居赋》:“冀神方之可请。”
"收将凤纸写相思":又收起写满相思的凤纸,将情思珍藏。
# 凤纸:金凤纸,帝王所用,道家青词亦用之。
"武皇内传分明在":《汉武帝内传》里武帝与西王母的人神之恋明明就记载得清清楚楚,
# 武皇内传:指《汉武内传》,喻借仙写艳之作。
"莫道人间总不知":所以啊,不要说人间的这些事别人就总不会知道了。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七言律诗。描绘了以“碧城”为代表的仙家世界这一题材,通过描写仙家宫苑的环境、神仙的生活场景等景象,如“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写出了仙家的奇幻与美好。同时,借仙家之事隐喻人间的爱情与相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2. 写作手法
象征:“碧城十二曲阑干”中“碧城”象征着美好而神秘的仙境,暗示了所处环境的纯净与美好。用典:本诗用典突出,贴切运用大量典故,如“阆苑有书多附鹤”运用了阆苑、附鹤的典故,阆苑:典出《山海经》,原指昆仑山巅的阆风之苑,为西王母居所,后泛指神仙园林。附鹤:化用“鹤传书”的传说(如《汉武故事》中青鸟为西王母传信,鹤亦为仙人坐骑、信使),以鹤象征传递音讯的灵禽。以“阆苑”指代仙境,“鹤传书”暗示仙人间的通信往来,极言其生活的闲适与灵通,同时借“书”的意象,暗喻情感的传递与维系,为“女床无树不栖鸾”的爱情场景做铺垫。对比:第二首诗前六句的热烈狂放与后二句的孤苦凄冷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诗人现实与回忆之间的巨大反差,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双关:如“书”字,表面指书信,实指情书,通过双关手法,巧妙地暗示了仙女们的情感生活。联想:“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由眼前的人联想到神话中的萧史和洪崖。萧史是传说中善于吹箫的仙人,与弄玉结为夫妇;洪崖是传说中的仙人。诗人通过这样的联想,暗示眼前的人如同仙人般美好或具有超凡的气质,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情感或相遇的期待和珍惜,若不是像萧史那样的人就不要轻易回首,不要随便与他人有过多接触,突出了对特定对象的珍视。比喻:“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玉轮”将月亮比作玉制的车轮,形象地描绘出月亮的圆润和皎洁。“顾兔”是传说中月宫里的兔子,“初生魄”指月亮刚刚出现阴晴圆缺的变化,这里通过对月亮和月中兔子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好的氛围。“铁网珊瑚未有枝”,将珊瑚比作需要用铁网去获取的珍贵宝物,且“未有枝”暗示其尚未完全生长成熟,有一种含苞待放的感觉,比喻某种情感或事物还处于初始阶段,充满了期待和未知。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此诗以首二字“碧城”命题,与“无题”诗属同一类型。诗人借仙女的形象,隐喻入道的公主,从她们的居处、服饰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着笔,描绘出这些女子虽身入道门,却尘心难断、情欲未消的状态。首联“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中,首句“碧城十二曲阑干”,描绘出仙人居所的奇丽之景。那以碧霞为城的所在,层层叠叠,光辉交映,周围环绕着曲折的栏杆,云气袅袅升腾,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超凡脱俗的天上仙宫氛围。次句“犀辟尘埃玉辟寒”,聚焦于仙女们所着服饰的珍贵与华美。“犀”能辟除尘埃,“玉”可抵御寒冷,足见其服饰材质的珍稀和工艺的精巧。随后,诗人开始刻画仙女的日常生活。颔联“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中,把仙女比作鸾鸟,说她们以鹤传书。这里的“书”,实则是暗指情书。在古代诗文里,鸾凤常常象征着男女之间的情事,而“阆苑”“女床”这些意象也与入道的女冠有着紧密的关联。此联所展现出的高贵居处、华丽服饰以及特殊身份,暗示这些女子应是出身贵家的千金小姐。颈联“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表面上是描述仙女眼中所见的景象,实则紧密承接“传书”情节,暗中描绘了她们从暮至朝的幽会场景。“星沉海底”意味着长夜即将过去,曙光初现;而能清晰看到雨脚,则表明晨曦已经升起。诗中“雨过河源”巧妙地兼用了相关典故,生动地展现了仙女们的佳期幽会之事。由于仙女居住在天界,所以星沉雨过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当窗可见,隔座能观。尾联“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精盘”,“晓珠”紧承上联隔座看雨、天色渐明的情境。意思是倘若太阳明亮且永恒不变,永远不会有昏黑降临,那么仙女们就只能一生清冷孤寂地独居,再也无法享受幽会的欢乐。反之,若昏夜长久不晓,便能尽情享受长夜欢娱,无有尽头。诗人运用否定前者、肯定后者的手法,深刻表现出仙女对幽会的留恋不舍,以及难以割舍的情缘。整首诗通篇运用隐喻,写得幽晦深曲。诗人本意是写人间的入道公主,却假托为天上的仙女;本是要写幽期密约,表面却只是描绘居处、服饰和周围的景物。他没有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而是采用象征、暗示、双关、用典等多种表现手法。初读时,会让人感觉恍惚迷离,难以捉摸其确切含义。但只要反复品味,便能逐渐领悟诗的旨趣。此诗想象极为丰富,将场景设定在天界,把道教传说和古代优美神话融入诗中。这不仅很好地契合了诗的主题,还使诗歌呈现出瑰伟奇丽的风格。尤其是第三联,其设想新颖奇特,景象壮美宏大,用典巧妙恰当,词意幽深婉转,达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第二首诗承接第一首,描绘了诗人在孤寂落寞之际,回忆起一场热烈奔放的幽会场景。前六句的热烈狂放与后两句的孤苦凄冷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首联“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从男性的视角出发,生动地刻画了一对情侣如胶似漆的亲密状态,诗人甚至能对着情人的影子聆听其声音,极力展现出情侣娇美可爱的模样。“玉池荷叶正田田”一句,运用道藏隐比的手法,同时借鉴汉乐府的传统,巧妙地描绘出情人身体的柔美。颔联“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描述了幽欢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男方殷切地叮嘱女方,只应与自己欢会,倾心相待,切不可见异思迁,再去爱上其他风流倜傥的男子。颈联“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采用龙凤对举的方式,这是李商隐情诗中惯有的格局。“龙”象征男性,“凤”代表女性,两人在幽欢中达到了和谐热烈的巅峰。紫凤娇俏放纵,口衔楚佩;赤龙狂放舞动,撩拨湘弦。这里的“楚”与“湘”,只是在律诗中进行雅化的用词,不必过分拘泥于实际的楚地湘水。尾联“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笔锋突然一转,诗人从美好的想象中回到残酷的现实,现实里只有孤独寂寞相伴。末联所描绘的怅望独眠时刻,正是诗人构思这首诗的时间。此诗的前六句,尽情描绘男欢女爱、云情雨意的场景,初读似乎难登大雅之堂。然而,在李商隐的诗集中,这首诗却极为突出。“玉池荷叶”鲜嫩娇美,“紫凤放娇”热烈奔放,“赤龙狂舞”尽情放纵。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精妙的隐比和丰富的联想,诗人凭借巧妙的构思,将那些难以言表的情感雅化、诗化,赋予了诗歌独特的魅力。第三首诗围绕诗人与女冠之间极为隐秘的恋爱故事展开。全诗采用六二分写的结构,前六句用于回忆叙事,后两句回到现实,以解释的语气收尾。首联“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叙述他们的幽会皆是预先约定日期,如同七夕佳节牛郎织女的爱情相会一般浪漫而充满期待。女冠居住的“洞房”,帘幕低垂,环境幽深隐秘,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氛围。颔联“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巧妙运用两个典故来隐喻怀孕与打胎之事。一轮明月下,初生的兔影若隐若现,以此象征妇女怀孕的状态;绞起铁网,却不见珊瑚枝,暗指胎儿未能顺利诞生。“玉轮顾兔初生魄”这句诗,化用了《楚辞》中的典故,其意象与怀孕紧密相关。原本绞起铁网后能看到美丽的珊瑚枝,那是极富生儿育女美好寓意的画面,但此处却不见珊瑚,暗示了事情的意外转折。旧时的注家或是穿凿附会,或未能理解意象背后的象征意义,所以难以明白此诗与怀孕、打胎之间的关联。颈联“检与神方教驻景,收将凤纸写相思”中,“神方驻景”原本指的是能够保健、健美、使人长生不老的药方,可在此处语境下,显然是指选择打胎的药方,以避免女性生育。妇人生育往往容易加速衰老,而不生育则能“驻景”,留住青春美貌。另一方面,在道观中生育严重违反教规,所以“检与神方”,将胎儿打掉便成了无奈之举。然而,事情最终败露,两人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往来。为了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诗人只能把以前往来的情书都收起来。尾联“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进行解释,表明他们的恋爱之事已被他人知晓。这是无法隐瞒的事实,就像汉武帝与西王母那场人神之恋,即便当年隐秘至极,但后来还是被后人得知,并详细记录在《汉武帝内传》中,以至于如今人人皆知。“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诗句中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慨。
# 此怀人而不可即,故以比之神人。
金元好问《唐诗鼓吹注解》
# 此似咏其时贵之事。唐初公主多自请出家,与二教人媟近。商隐同时如文安、浔阳、平恩、邵阳、永嘉、永安、义昌、安康诸主,皆先后丐为道士,筑观在外。史即不言他丑,于防闲复行召入,颇著微词。味诗中“萧史”一联,及引用董偃水晶盘故事,大旨已明,非止为寻恒闺阁写艳也。
明胡震亨《唐音戊签》
# 李商隐《碧城三首》,一咏妃入道,一咏妃未归寿邸,一咏帝与妃定情系七月十六日,是当时诗史矣。
清朱彝尊《曝书亭集》
# 三诗向莫得其解,予细按之,似为明皇、太真而作。
清钱良择《唐音审体》
# 疑此三诗为太真没后,明皇命方士求致其神而作也。方士托言太真尸解,今为某洞仙矣。故每篇多引神仙荒唐之说讥之。
清陆昆曾《李义山诗解》
# 李义山《碧城》诗三首,盖咏公主入道事也。唐之公主多请出家。义山同时,如文安、浔阳、平恩、邵阳、永嘉、永安、义昌、安康,先后丐为道士,筑观于外,颇失防闲。其以《碧城》为题者,用《集仙录》“王母所居,玉楼十二”事也。“附鹤”、“栖鸾”、“当窗”、“隔座”,皆去来无定之词。故曰:“若使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长晶盘。”明明以卖珠儿会葬灞陵之事比之也。
清宋长白《柳亭诗话》
# 姚培谦曰:三首总是君门难近之时,借仙家忆念之词以寓意耳。
清朱鹤龄《李义山诗集笺注》
# 一二仙境清贵,三四灵妙,五六深远。然虽可见可看,而“沈”“过”无定,不如一生日月常对之为愈也。“晓珠”,日也。“水晶盘”,月也。结二句交互法,言如日月之明,而又定得一生长对也。
清屈复《玉溪生诗意》
# 程梦星曰:唐时贵主之为女道士者不一而足,事关风教,诗可劝惩,故义山累致意焉。
清程梦星《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
# 三诗向莫定其解,要唯胡孝辕《戊签》谓刺入道宫主者近之。首句高居。次句清丽温柔,入道为辟尘,寻欢为辟寒也。三四书凭鹤附、树许鸾栖,密约幽期,情状已揭。下半尤隐晦难解,窃意“海底”、“河源”暗用三神山反居水下与乘槎上天河见织女事,谓天上之星已沉海底而当窗自见,暮行之雨待过河源而隔座相看,以寓遁入此中,恣其夜合明离之迹也。“晓珠”似为谓日,“水晶盘”专取清洁之意,不必拘典故。
清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
# “晓珠”二句,谓碧城所居似可长乐相依,但恐未必然耳。言外有讽刺意。
清宋宗元《唐诗笺注》
# 《碧城》则寄托深远,耐人咀味矣。此真所谓不必知名而自美也。
清纪昀《玉溪生诗说》
# 清丽芊绵。
清梁溪《五朝诗学津梁》
# 《筹笔驿》、《碧城》、《马嵬》、《重有感》、《随师东》诸诗,诚有如陆鲁望所谓“抉摘刻削,露其情状”者。
清余成教《石园诗话》
# 《碧城》诸诗似说杨妃事而语特含浑。
清钱榘《岘佣说诗》
# 此三首《统签》所解最确,冯氏句下所释最通,吾无间然矣。竹垞谓指明皇、贵妃,未免迂曲。贵妃事唐人不忘,多彰之篇章,本集亦不一而足,何必作谜语,使人迷幻耶?
清张采田《李义山诗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