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学衡茅底":我在简陋的茅屋中潜心学习,
"秋毫敢自欺":哪怕是最细微的事情也不敢欺骗自己。
"开编常默识":打开书卷常常默默地记诵,
"闭户有余师":关起门来也有足够的老师(指书中知识)。
"大节艰危见":一个人的高尚节操在艰难危急的时刻才能显现出来,
"真心梦寐知":真诚的心意即使在梦中也能够知晓。
"唐虞元在眼":唐尧虞舜的盛世景象仿佛就在眼前,
"生世未为迟":我感觉自己的人生还来得及有所作为。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老学衡茅底,秋毫敢自欺”,诗人开篇点明自己在老学庵这样简陋的茅草屋中学习,“衡茅底”描绘出学习环境的简朴,“秋毫敢自欺”则直接表明自己在求学过程中,哪怕是最细微的地方,都不敢有自我欺骗的行为,体现出诗人对学问的敬畏之心和严谨态度,为全诗奠定了坚实的求学基调。颔联:“开编常默识,闭户有余师”,此联写诗人打开书卷,常常默默地记识书中的知识,关起门来读书,感觉仿佛有许多老师在身边教导自己。实写读书的动作和记识知识的过程,虚写因读书而获得的如师在侧的感悟,虚实结合,表现出诗人在读书时的专注投入,以及读书对他的深刻启发,说明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种自我提升和心灵交流的过程。颈联:“大节艰危见,真心梦寐知”,诗人阐述在艰难危险的时刻,才能真正看出一个人的大节;而自己的真心,哪怕在梦寐之中也能清晰知晓。这两句从品德修养的角度出发,表达诗人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强调在困境中坚守大节,在任何时候都要秉持真心,体现出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坚守。尾联:“唐虞元在眼,生世未为迟”,诗人想象唐虞那样的盛世仿佛就在眼前,认为自己生在当世,去实现理想的政治还不算晚。此联表达出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追求,尽管现实可能艰难,但依然充满信心,展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使诗歌的主题得到升华,从个人的求学与修养上升到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上一篇:宋·蔡襄《十一月后庭梅花盛开》
下一篇:宋·金君卿《李白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