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ài
zèng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1
lóu
shàng
huáng
hūn
wàng
xiū
héng
jué
yuè
zhōng
gōu
jiāo
zhǎn
dīng
xiāng
jié
tóng
xiàng
chūn
fēng
chóu
dōng
nán
chū
zhào
gāo
lóu
lóu
shàng
rén
chàng
shí
zhōu
zǒng
chūn
shān
sǎo
méi
dài
zhī
gōng
duō
chóu

译文

黄昏独上高楼欲望还休,楼梯横断情郎不来,一弯新月如钩。蕉心未展丁香也是含苞未放,它们同时向着春风各自忧愁。日出东南方照耀高楼,楼上心怀离愁的人唱着《石洲》。纵然眉黛像春山、春山如眉黛,也不知承受得多少忧愁。

逐句剖析

"楼上黄昏欲望休":黄昏独上高楼欲望还休,

"玉梯横绝月中钩":楼梯横断情郎不来,一弯新月如钩。

# 中:一作如。,玉梯横绝:华美的楼梯横断,无由得上。

"芭蕉不展丁香结":蕉心未展丁香也是含苞未放,

# 丁香结:丁香花花骨朵的含苞欲放状,这里也暗喻愁思。,芭蕉不展:蕉心紧裹未展。

"同向春风各自愁":它们同时向着春风各自忧愁。

"东南日出照高楼":日出东南方照耀高楼,

"楼上离人唱石州":楼上心怀离愁的人唱着《石洲》。

# 石州:见《乐府诗集》,为思妇怀远之作。

"总把春山扫眉黛":纵然眉黛像春山、春山如眉黛,

# 眉黛:黛眉。古时妇女好以青黑色的颜料画眉。,总:纵使。

"不知供得几多愁":也不知承受得多少忧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代赠二首》由唐代李商隐所作,为七言绝句组诗。诗人代友人向所思之人赠诗,通过拟想女子在黄昏和晨间的状态来抒情。首诗描绘黄昏时女子远望的苦闷及庭院之景添愁;次诗展现女子晨间登楼的愁绪 。写作上,将景、情、物、人相融,“比”“兴”手法并用,结构精巧自然。诗中借芭蕉、丁香等意象营造出优美意境,看似写女子情思,实则蕴含复杂情感,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尽显李商隐诗歌委婉含蓄、意境深远的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代赠二首》由李商隐创作。“代赠”即代人写赠诗,也可能是诗人有意如此命题,不一定有实际代拟对象。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卷入牛李党争,在政治上难以施展抱负,生活也颇为不顺。这类诗常以相思为主题,虽具体创作时间难考,但可能是他借女子的愁思,抒发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失意,以及对情感慰藉的渴望。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七言绝句,也是闺怨题材的诗。《代赠二首》通过拟想女子情思,描绘了黄昏时女子远望生愁,以及晨间登楼的无限愁绪。诗中以“芭蕉不展丁香结”等景象,将景与情、物与人相融,运用“比”“兴”手法,营造出优美且富有韵味的意境,生动展现出女子的相思与哀愁,也委婉含蓄地传达出复杂深沉的情感。

2. 写作手法

寓情于景:诗中所写的“月如钩”“芭蕉”“丁香”等景,都融入了女子的愁思。如“同向春风各自愁”,将人的愁绪赋予芭蕉和丁香,使景与情交融,强化了抒情效果。反衬:以乐景衬哀情,诗中“东南日出照高楼”描绘出一幅明亮的清晨景象,此为乐景,然而楼上离人却在唱着《石州》这样的离别之曲,心中满是愁绪,以清晨明亮之景反衬出离人的哀愁,更显其悲。

3. 分段赏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楼上黄昏”点明时间地点,营造出孤寂氛围。“欲望休”生动刻画女子欲望还休的矛盾心理,想去望情人又知其无法前来。“玉梯横绝”象征情人被阻隔,“月如钩”既烘托环境凄清,又象征情人不得会合,借景抒情,展现女子内心愁苦。“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描写女子所见近景,未展的芭蕉与缄结的丁香,既是实景描绘,又运用比兴手法,以芭蕉喻情人,丁香喻自己,借物写人,将物之愁与人之愁相融合,表现出两人异地同心的相思愁苦。“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首句化用古乐府,以日出高楼之景,暗示女子凭楼愁立。次句直接写女子唱怨歌,情景交融,鲜活展现出女子满怀离愁别恨的形象。“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春山扫眉黛”,将女子眉毛比作青山,本是自然形态,诗人却写成有意为之,增添诗意曲折。“不知供得几多愁”,以青山难容愁绪,将抽象愁情具象化,新颖巧妙,凸显女子愁绪之深。

4. 作品点评

《代赠二首》是李商隐诗作中的经典绝句,在文学史上颇具价值。诗人巧妙地将景、情、物、人相融合,“比”“兴”手法运用娴熟自然,无雕琢之痕。以细腻笔触拟想女子情思,借缺月、芭蕉、丁香等意象,生动展现出女子的相思与哀愁,委婉含蓄地传达出复杂情感。“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句,意境优美,含蕴深远,将抽象愁绪具象化,引发读者无限遐想,既体现了李商隐诗歌委婉绮丽的风格,也对后世诗词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五七字绝句,最少而最难工,虽作者亦难得四句全好者。晚唐人与介甫最工于此。如李义山……“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宋杨万里《诚斋诗话》

# 商隐七绝如《代赠》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全篇较古律艳情尤丽。

明许学夷《诗源辨体》

# 引纪昀:情致自佳,艳体之不伤雅者。

清沈厚塽《李义山诗集辑评》

# 前二句“楼上”、“玉梯”之意,与李白之“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梯空伫立,望断归飞翼”词意相似,乃述望远之愁怀。后二句即借物写愁:丁香之结未舒,蕉叶之心不展,春风纵好,难破愁痕,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可谓善怨矣。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元结《橘井》

下一篇:唐·白居易《秋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