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ǎo
zhì
xīn
tián
shǒu

朝代:宋作者:杨万里浏览量:3
ào
nǎo
chūn
guāng
duàn
cháng
lái
shí
cháng
huǎn
shí
máng
luò
hóng
mǎn
rén
zuò
huā
tòu
jiǎo
xiāng

译文

懊恼春天的时光如此短暂,让人愁断肠,来的时候如此缓慢离开得那般迅速。掉落满地的落花无人怜惜,人们来来往往把花踏成泥,沾着满身满脚的香气。

逐句剖析

"懊恼春光欲断肠":懊恼春天的时光如此短暂,让人愁断肠,

# 懊恼:懊恼,烦恼。

"来时长缓去时忙":来的时候如此缓慢离开得那般迅速。

"落红满路无人惜":掉落满地的落花无人怜惜,

"踏作花泥透脚香":人们来来往往把花踏成泥,沾着满身满脚的香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小溪至新田四首(其四)》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七言绝句,是其赴广东任职途中纪行之作。此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借春光、落红等意象,抒发独特情感与哲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淳熙七年(1180)正月,杨万里从家乡出发前往广东任职,途中匆匆赶路,一路有诗纪行,在经小溪至新田的途中创作了这组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属于借景抒情诗。诗中描绘了春光逝去的景象,以及落花被踏成花泥的画面,抒发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懊恼之情,同时通过落花化作花泥仍留香,展现了对生命循环的思考,蕴含着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感悟。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首句“懊恼春光欲断肠”直接表达出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懊恼与惋惜之情,情感真挚强烈。对比:“来时长缓去时忙”将春光到来时的缓慢与离去时的匆忙作对比,突出时光易逝,强化了诗人的感慨。正衬:后两句描绘“落红满路无人惜,蹈作花泥透脚香”的景象,满地落花无人怜惜,被踏成花泥却香气透脚,以这种看似平常的场景,正面衬托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淡淡哀愁,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变化的思考。

3. 分段赏析

开篇“懊恼春光欲断肠,来时长缓去时忙”,诗人便直抒胸臆,一个“懊恼”直接点明对春光匆匆流逝的惋惜与苦恼,近乎“断肠”的表述更强化了这种情感。“来时长缓去时忙”通过对比,写出春光来时似乎缓慢,让人有足够时间欣赏,而去时却匆匆忙忙,难以挽留,突出了时光流逝之快,更添诗人的怅惘。“落红满路无人惜,踏作花泥透脚香”描绘出落花铺满道路却无人怜惜的场景,展现出一种无人在意的凄美。然而,落花即便被踏成花泥,依然散发香气,在惋惜之余,蕴含着对生命即便走向终结,却仍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价值的思考,让诗意得到升华。

4. 作品点评

《小溪至新田四首・其四》开篇直抒对春光易逝的懊恼,将惜春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极易引发读者共鸣。“来时长缓去时忙”以对比手法强化时光流逝之感,凸显出诗人对光阴匆匆的无奈。后两句画面感十足,“落红满路无人惜”的落寞与“踏作花泥透脚香”的坚韧形成反差,在伤春的基调中,巧妙融入对生命循环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豁达。全诗语言浅白自然,却于平淡中见深刻,尽显杨万里“诚斋体”清新自然又富含理趣的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急雨》

下一篇:宋·释文珦《寻山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