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āo
jìn
cūn
xuě
ér
míng
zhī
wèi
zuò
shī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néng
yuán
yuán
dàn
zhī
kōng
shǔ
xué
wéi
cān
shí
shí
zuì
shū
wēn
qián
shēng
jiù
tóng
bàn
lǎo
shān
cūn

译文

这只猫像老虎一样能爬上树,又像小马驹一样不愿被束缚。它只知道捉老鼠,却对吃鱼毫无兴趣。它常在薄荷的香气中陶醉,每晚都躺在柔软的地毯上睡觉。它前世或许是我的小童子,如今陪伴着我在山村度过晚年。

逐句剖析

"似虎能缘木":这只猫像老虎一样能爬上树,

# 似虎能缘木:“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描写的是猫。

"如驹不伏辕":又像小马驹一样不愿被束缚。

"但知空鼠穴":它只知道捉老鼠,

"无意为鱼餐":却对吃鱼毫无兴趣。

"薄荷时时醉":它常在薄荷的香气中陶醉,

"氍毹夜夜温":每晚都躺在柔软的地毯上睡觉。

"前生旧童子":它前世或许是我的小童子,

"伴我老山村":如今陪伴着我在山村度过晚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得猫于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近村得到一只小猫,并为其取名“雪儿”的生活趣事,展现了诗人对这只小猫的喜爱之情。诗中通过对雪儿的描写,展现了猫的灵动与可爱。诗人将猫比作老虎和小马驹,形象地描绘了它的活泼与自由,同时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前两句“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生动地描绘了猫的灵动与自由,展现了它的野性和不羁。中间两句“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餐”,表现了猫的专注与独立,它只专注于捉老鼠,对其他事物毫无兴趣。后两句“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诗人以幽默的笔触描绘了猫的生活习性,同时赋予猫以人的情感,表达了对它的喜爱。这首诗语言平易晓畅,风格质朴自然,展现了陆游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小动物的深情。通过对雪儿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得猫于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于绍熙二年(1191年)秋的作品,当时陆游闲居于山阴(今浙江绍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诗人用“似虎”形容猫的威猛,又用“能缘木”表现其敏捷;“如驹不伏辕”则暗示猫的自由与不受拘束。这一联通过比喻,生动地勾勒出猫的灵动与野性。颔联:“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餐。”“但知空鼠穴”展现了猫的天性与本能,它捕捉老鼠,却不贪恋鱼食,表现出一种淡泊的天性。这一联既赞美了猫的本职能力,又赋予了它一种清高的品格。颈联:“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薄荷时时醉”描绘了猫在薄荷香气中陶醉的惬意画面;“氍毹夜夜温”则表现了猫在柔软的毯子上享受温暖的场景。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猫的可爱与诗人对它的喜爱。尾联:“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诗人将猫比作“前生旧童子”,赋予它一种灵性与情感,表达了猫与诗人相伴的深厚情谊。这一联不仅深化了猫的形象,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宁静。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文珦《寻山家》

下一篇:宋·刘辰翁《归朝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