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ūn
shè
sān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kōng
rén
dào
xīn
hán
bìng
dùn
qīng
chén
shuāng
cuī
xiǎo
liè
宿
rùn
xīn
gēng
cǎo
mǎng
qín
chí
dào
yún
yān
yuè
chéng
qiān
nián
miè
wéi
yǒu
shān
héng

译文

空旷的山谷人迹罕至,新到的寒意让病痛忽轻。清晨的霜冻催促着猎人外出打猎,夜雨滋润了新垦的田地。杂草淹没了秦代的官道,云雾笼罩着越国旧城。千年时光未能磨灭的,唯有黄昏时横亘的山峦。

逐句剖析

"空谷人稀到":空旷的山谷人迹罕至,

"新寒病顿轻":新到的寒意让病痛忽轻。

"晨霜催小猎":清晨的霜冻催促着猎人外出打猎,

"宿雨润新耕":夜雨滋润了新垦的田地。

"草莽秦驰道":杂草淹没了秦代的官道,

"云烟越故城":云雾笼罩着越国旧城。

"千年不磨灭":千年时光未能磨灭的,

"惟有暮山横":唯有黄昏时横亘的山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村舍(其三)》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属于田园题材作品。全诗通过白描手法,描绘秋日山居的村舍环境与农事场景,展现南宋乡村生活图景。首联勾勒出村舍的幽静与诗人病愈后的轻松心境,暗示隐居生活的闲适。颔联运用动词“催”“润”生动表现季节变化对农猎活动的影响,体现诗人对农事的关注。颈联通过历史遗迹与自然景物的对比,暗含对朝代兴衰的感慨,同时“草莽”“云烟”等意象强化了荒凉与苍茫的意境。尾联以“暮山”象征永恒的自然,呼应前文的历史变迁,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的哲思与对田园生活的坚守。全诗语言质朴平实,结构严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村舍(其三)》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之一,创作于淳熙十年十月他的故乡山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空谷人稀到,新寒病顿轻”,以“空谷”起笔,描绘出村舍远离尘嚣的幽静偏僻。“人稀到”更增添了孤寂清冷的气氛,而“新寒病顿轻”则借天气转凉之际,反衬出诗人病情突然减轻的轻快感受,在压抑与振奋之间,透露出超脱世俗的淡泊心境。颔联“晨霜催小猎,宿雨润新耕”,转向展现生动的田园生活景象。“晨霜”与“宿雨”形成时间的延续,“催”字赋予了霜冻一种主动性,仿佛在敦促,侧面写出打猎活动的急切;而“润”字则生动展现了夜雨过后耕地的湿润丰饶,描绘出自然与农事的和谐。这两句对仗工整,语言洗练如同白描,却真切地呈现了山村劳作的活力。颈联“草莽秦驰道,云烟越故城”,目光转向对历史遗迹的追思。“草莽”和“云烟”以覆盖野地的意象,掩埋了秦代的驰道与越国的古城,将往昔的繁华消解在自然的生机之中。也暗示了王朝兴替的盛衰之感。末联“千年不磨灭,惟有暮山横”,以横亘于暮色中的苍莽山峦形象收束全诗。“千年”承接着前联对历史的慨叹。这横卧在眼前的山峦与已然消逝的王朝遗迹形成强烈对比,既深化了对于世事变迁、自然长存的感悟,又以苍茫暮色中的景象,为整首诗营造出沉静而辽阔的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曾丰《登滕王阁》

下一篇:宋·陆游《梅市》

猜你喜欢